飞灰产生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污染物,被列为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日前,一项由广州市环保局、生态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与广东德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安全限值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利用研发的“选择性低温催化还原法”+“螯合固化”技术实现了飞灰的无害化处理。
该技术成果借鉴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思路,就飞灰无害化生物安全性进行了毒理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提出飞灰无害化安全限值参考标准,为飞灰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飞灰综合利用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飞灰前期的无害化处理水平。但目前我国飞灰处理技术良莠不齐,处理后的飞灰中重金属、二噁英等污染物含量处于怎样的安全限值也尚无相关标准。新技术的检测结果显示,飞灰中二噁英去除率为99.3%—99.9%,重金属含量也明显下降。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