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再生资源回收机”切莫重蹈共享单车覆辙 城市治理者该怎么做?

分类:固废观察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4日 21:32    作者:陈强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近日,北京市多个小区都出现了由社会资本运营的再生资源回收机。居民和物业提出申请,准备好场地和电源后,运营公司就免费上门安装,不仅细化了再生资源分类,还通过“物联网”跟踪去向,使用回收机的市民,还能得到环保金奖励。环保用上高科技,这当然是好事情,然而,社会资本一窝蜂地涌向再生资源这个风口,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共享单车。

“听说一个设备好几万,光靠收瓶子和废纸,挣得着钱吗?”“这公司要是倒闭了,机器没人运营了,那不就成了废铁?”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居民,也表示了担忧。

想当初,共享风暴袭来,五彩斑斓的单车蜂拥而至,数量与日俱增,最终却成了“城市垃圾”。本是方便市民出行、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好方式,由于缺乏引导与规范,造成了乱停乱放、过度投放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的共享单车甚至堆码成了山、泛滥成了灾。如何引导好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让共享单车之灾重现,是城市治理者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

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治理,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考验着相关部门提前监管、监督、引导的能力。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力量自然不能小觑,一些社会资本会因经营不当而失败,有关部门这只“有形之手”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前制订标准,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既要照顾到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不能让城市环境为资本的肆意买单。

农民灌溉农田,需要提前挖好沟渠,如若不然,水流非但没促进庄稼生长,还可能到低洼处汇集,或是流量过大冲毁良田。城市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亦是如此,若把城市比作农田,这社会资本则是涌来的一股股水流,当年共享单车来势汹汹,如今的再生资源回收机也势头不弱。城市治理者如果提前谋划,设定好社会资本的通道,引导它们合理有序地进入治理薄弱的环节,发挥最大效果,才能避免共享单车之灾的重现。

城市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市民三方共同努力。市民提出需求,企业抓住市场,政府部门及时跟进,三方有机联系、互动,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美丽。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的需求会不断更新,可以想见未来,类似共享单车、资源回收柜这样的新鲜事物会不断涌现,这考量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是城市迈向更加现代化、宜居化的必修课。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