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叠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15亿吨,预计2018年在2.26亿吨左右。

垃圾处理是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刚性需求,垃圾是否得到清洁化处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虽然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但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也在逐年提高。2018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预计达8524万吨,到2022年将超过13000万吨。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生化(堆肥、厌氧发酵)和焚烧发电三种方式。由于各地掩埋场数量有限且简单填埋易造成二次污染,农业堆肥对垃圾中的无机物无法处理,厌氧发酵受季节影响较大,相对环保又是资源再利用的焚烧发电得到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垃圾发电也成为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
不过,由于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等阻碍,2000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从上网电价、税收优惠等多方面提倡和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效促进了国内垃圾发电行业的良好发展。

截至2016年底,全国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分布在除青海、西藏、新疆以外的28个省(区、市)的23个省会城市、113个地级城市、74个县城,并网装机容量54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8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8000万吨,占全国城镇(县城及以上,不含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重超过30%。
2017年以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数量只增不减。2018年1-6月,我国新中标(签约)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数量约50个,项目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5.7万吨/天,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热度依旧较高。
分区域来看,今年上半年新签项目主要落在山东、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约有20个;其次是以河南、湖北为代表的华中区域,以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区域,各有8个项目。
垃圾发电行业前景可期
垃圾焚烧发电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县城及以上行政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随着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和城镇化率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将持续增长,垃圾发电行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在政府投资方面,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十二五期间完成环保投资共计1294亿元。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
另一方面,垃圾焚烧发电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进入可持续现代化发展轨道,大型专业化企业引领行业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较大的行业规模。根据预测,2018-2022年,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27%,预计到2022年中国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90万千瓦。

此外,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58.2%,无害化处理率更是仅为35.7%,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垃圾发电未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