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寓言瞎子摸象,比喻受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看到下面一篇有关日本的生活垃圾的报道,也不禁摸象一次。
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吗,总体上确实大,但按省级单位统计,我国许多省人口密度大于日本。日本人口密度是347.8人/平方公里(2017年),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日本2倍以上,就是河南省、安徽省人口密度都超过日本。
日本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成效很大吗,日本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10千克,那是2005年以前的事,2016年人均年产生量不到360千克,与人均年产生量410千克,倒也差别不到,也就15%左右。日本东京都地区以及日本东京23个区1988年生活垃圾收集量分别是531.87万吨,396.6万吨;20年后2008年分别491.6万吨,360.9万吨,下降量都不到10%。生活垃圾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消费量变化,在发达国家近20年很少有明显下降的,日本的生活垃圾量下降确实明显,更直接的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消费下降。
日本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比例并不高,除去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基本是焚烧处理。1985年生活垃圾焚烧比例70.6%,填埋比例为26.4%,回收利用比例为3%;1989年生活垃圾焚烧比例73.4%,填埋比例为21.2%,回收利用比例为5.4%。目前的回收比例也只有20%左右,美化日本的回收利用状况实际上想当然。
日本的塑料瓶回收率高吗,日本自己的统计,日本塑料瓶的回收率在发达国家是比较高的。如果要用2010年的数据,2010年回收率是72%,其中一半以上是卖给中国,如果说在日本作为材料回收量17.2万吨,而出口到中国的33万吨基本都是材料回收利用。对于塑料瓶的回收,无论的回收率还是回收量,中国给全世界做出了循环经济贡献,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
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应该是中国的标杆,与日本相比,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短板是生活垃圾焚烧,目前内地城市生活垃圾人均焚烧量按照材料计算还不到日本二分之一;除去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外,内地的生活垃圾利用水平已经很高,不能搞无用的分类;环境卫生仍然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首要问题,清洁卫生水平更多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垃圾焚烧二恶英检测从制度到操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造假与诚信不仅仅是行业问题更多是社会问题。
延伸阅读:
国际视野|日本人口比中国更密集 为什么没有垃圾围城?(多图)
原标题:瞎子摸象-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