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的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总结梳理园区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源头严防,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优先选择
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不仅要有世界级的产业规模,还需要世界级的安全环保水平与之相匹配。
因此,2014年以来,大亚湾区一直致力于政府监管、群众监督、企业自律,严守生态底线,致力绿色发展。
一是政府严管。
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8项制度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出台了《大亚湾区涉生态文明重点工作安排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加强督査督办,层层压实责任;
逐年加大对安全、环保工作的投入。
二是公众参与。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一直坚持每个月举行一次石化区公众开放日活动和媒体通气会,邀请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尤其是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扬尘污染黑点项目实行红黑榜管理和挂牌整治。
通过媒体曝光,增强社会监督,倒逼企业自律,构建全民参与、共建环保的长效机制。
三是企业自律。
在政府严要求下,企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履行环保的主体责任。壳牌公司自落户大亚湾石化区以来,一直沿用世界领先的环保技术。
大亚湾区以此为基础和保障,让源头防范系列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有效把准了全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连续八年在惠州市环保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规划空间布局图。(环大亚湾新区提供)
(二)过程严管,是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保障
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督促各主体落实责任,是党委政府应尽之义,也是推动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途径。
1、大亚湾区注重监管能力建设,在石化区建立了应急响应指挥中心,建成了石化区重点防控区、边界防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移动监测的大气预警监测监控系统平台;
2、注重以改革为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2014年以来共完成29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环境预警预报机制建设、环评审批改革等取得创新突破,石化园区后评价、大气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试点、园区及企业环境风险排查评估、海洋减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3、注重以强化日常监管为抓手提升监管效果,建立二级、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对全区重点企业、水库及河流等实施网格化监测,对石化园区企业预处理设施、集中污水处理厂进口及排口处、排海前泵站等重点部位,采取在线24小时监控监测。
严厉的监管举措,有效保证全区沿着绿色化可持续的正确轨道加快发展,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三)后果严惩,是倒逼加快推进生态高效发展的重要利器
大亚湾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动真碰硬,充分利用新《环保法》,综合运用科技和法律手段,严格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
创新提出和实施“四个一律”原则:
对环境违法行为,一律立案查处,一律顶格处罚,一律信息公开,一律责任追究,同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和政府、企业、群众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共同遏制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立案数和处罚金额比2013年分别增长434.1%及15556%。
同时,加大考核力度,修订完善《大亚湾区街道党政正职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增加生态文明考核权重,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督促各级各部门从严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全区走上生态高效的升级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