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作为佛山市总河长、西江流域市级河长的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带队巡查西江干流,强调全市每一级河长都要认真履职,切实负起责任,坚决保护好佛山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这是自5月18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大会后,鲁毅的首次巡查,佛山水资源治理自此再上一个新台阶。
事实上,大小河涌水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对城镇乡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这当中,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市水资源治理的推进,今年,除对旗下镇安、东鄱等8间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外,佛山水业旗下的环境保护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环投)更是在农村污水处理、河涌水体修复等领域大刀阔斧,为修复乡镇水环境而努力。
点
市场日排污超30吨 新技术污水站“变魔术”成清水
六月苦夏,偶有微风穿过高明西安圩村口的桑竹池塘,带来丝丝清凉。今年1月以来,两座新建成的污水处理站改变了这里的生活。
西安圩1号污水站位于西安圩主街道不起眼的一角。一眼望去,不过是一间仓库似的乡间民居,旁边的空地长满了风车草,没有马达轰鸣,没有臭气熏天,假如不是屋上挂着的牌匾,你很难想到这是座污水处理站。
虽然外观简单,但它在业界的大名响当当:“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高负荷人工湿地”。门内,一个个塑料箱一层又一层叠着,井然有序地堆满几乎整个小屋。工作人员介绍,里面上层装着的是粒径25至35毫米的长有丰富生物膜的复合滤料,下层则是孔径从15到25毫米不等的多孔火山石,它们都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生活污水通过提升泵站,被送上调节槽,然后,经过生物滤料和火山岩的重重吸附,再经过人工湿地的过滤,重新排放到大自然。”走进处理站,技术人员梁伟宁介绍了工作站的流程。
在填料、土壤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氨氮磷、有机物被一一去除。在出水口,带有臭味的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已变成清水源源不断流出。
100多米外是西安圩市场,它是这里的“排污大户”,每天宰鸡宰鸭洗菜洗肉后产生的废水超过30吨。以前由于没有去处,这些废水只能就近排入池塘。紧挨着池塘的农户,生活废水也是直接就近排放,池塘早已变得黑臭不堪,平日村民都不敢开窗。
如今,通过1号污水站的作用,生活污水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观感改善,原有的臭味消除,水体的氨氮、总磷等指标也大幅下降。一座小站,彻底重塑一个街镇的生态环境,令附近60 0多名村民从此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线
两年内再建400座新技术污水厂 改善高明、三水农村水环境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过去5年的佛山城市升级行动计划中被反复提及。对此,佛山已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要求有效控制水源污染,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新农村建设。
根据市府的有关精神,到2018年年底,佛山所有的乡村将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迄今,依托“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高负荷人工湿地”工艺,佛山环投已在三水、高明建成了36座农村污水处理站。“这种工艺技术的优势,就是工程施工简单,处理效果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也长。”佛山环投公司副总经理黄剑明介绍,西安圩1号站的年运行费用仅为2万元。
出于这样易于复制的优势,佛山环投在三水、高明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推广。目前,公司已与三水、高明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将在2018年底完成400多个站点建设并投入运营。届时,三水、高明将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大面积覆盖。
除了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也是农村水污染的一大原因。佛山环投的技术人员介绍,公司正在开展养殖废水处理的试验。假如试验成果能够配以农村污水处理站在各村落推广,三水、高明的农村水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
面
现代河涌修复技术 重建水生态系统 实现自我循环
环境治理需要点面线结合,假如说农村污水处理站是重塑乡村环节的一个个“点”的话,河涌则是将它们的治理效果串联起来的那条“线”。
据了解,截至2017年4月,佛山市132条主干河涌中有91条河涌水质检测未能达标,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重塑昔日美好的田园景色,佛山环投的目光瞄准了河涌修复。
河涌修复和过去的河涌治理有何不同?技术人员解释,过去,河涌整治通常采用截污、清淤、引流等方式进行治理,其主要目的为消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但这些治理方法不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污染水体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河涌治理后污染现象容易重复出现。此外,过去河岸带重建的护岸结构以直立式挡墙为主,河流原有生态结构被破坏,对提高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现代专业的河涌修复,关注重点是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塑”,佛山环投技术人员介绍,修复过程将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修复和强化水体自净能力,使水体环境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与直立式挡墙不同的是,河涌修复将在河涌两岸浅滩处种植吸收能力强和景观效果好的水生植物,以进一步降低氨氮值,增强河涌的自净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让小河小溪变回它本来的样子,河边该有水草的就让水草自由地生长,该有鱼虾的就让它自由地嬉戏。”
据介绍,目前佛山环投还拥有“纯氧曝气法+过滤塔”、“接触氧化+人工浮岛+菌种培养”技术,可对黑臭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或连片修复。目前,公司正在与三水区有关镇街政府洽谈,以选择合适的涌段作实验,并期待进一步推广。通过全新的河涌修复技术,不但能够还河涌水体清亮,更能重现记忆中鱼虾游弋的岭南水乡风貌。
践行绿色使命,搭建引领性平台
“十三五”以来,随着“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等法规的连续出台以及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佛山环保产业市场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在市属国企层面,缺乏能提供持续的、完整服务链的、熟悉本土情况的环保技术服务商,在这种情况下,佛山环投公司应运而生。
从农村污水到河涌治理,作为环保领域的新兵,这间才成立半年的市属国有企业,已呈现其清晰的发展理念,那就是立足佛山,推进与佛山环境治理需求高度匹配的环境服务。事实上,佛山环投不仅聚焦农村污水处理、河涌水体修复等领域,还积极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建筑余泥处理、“互联网+监测”等多个环保项目,并积极打造环境研究院、环境博览会、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基金、排污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等四个平台。其中,今年年初公司已成功承办佛山市首届制造业环保技术展示对接会,排污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已于4月1日挂牌。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展望未来,佛山环投将坚持践行国企使命,通过深度融合人才、技术与资本,以“服务社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宗旨,秉承“环境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以环境医院的角色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从环境咨询、检测诊断、方案制定,到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一站式服务,解决各种“环境疑难杂症”,力争成为佛山环保攻坚战的主力军,为改善佛山环境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曦 全秋娜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