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农历年即将结束,永清环保环境修复板块频传捷讯:场地修复工程执行团队十四个项目顺利通过项目验收,验收数量创历史新高,多个项目为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试点项目;同时,永清环保实施的三项农田污染修复项目顺利通过最终验收,验收委员会对永清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永清环保实施的场地修复包括财神庙项目、发米江项目、桂阳项目、茶山村项目、锡矿山项目、竹埠港项目、衡阳锰矿项目、衡阳同兴项目、南通项目、泰兴项目、白石河项目等,都通过了业主验收并取得了验收批复文件。
其中靖江西来镇土壤修复工程作为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试点项目,获得《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推介。
靖江西来镇土壤修复工程属于多污染介质的典型工业搬迁场地,修复难度极大,对同类污染场地修复乃至全国地区的土壤修复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该项目位于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南部,西临丹华港,距离长江约2.2公里,场地内包括冷镀锌厂、热镀锌厂和螺丝加工等厂房车间若干。
由于此场地污染情况较为复杂,涉及污染介质多,包含高污染构筑物、污染土壤及河道底泥等。为了精确掌握污染物的情况,永清环保研技术团队在修复工程实施前,对场地进行了进一步污染复核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了较为准确的污染场地模型。综合考虑污染特点、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工程要求,对不同污染介质设计不同的技术工艺:高污染构筑物拆除后采用淋洗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稳定化技术,河道清淤治理采用清淤及生态恢复技术。
此项目作为国家污染土壤示范项目,在永清环保研究院罗启仕、裴超等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科学可行的修复实施方案,集成展示了多种类型的修复技术,有效控制了场地的各种风险,超前计划了各种预案,确保了污染场地治理的顺利推进。
项目的实施获得了当地居民、政府领导与专家各方点赞。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不但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工程内容,达到了治理的目标及要求,而且施工组织严谨、程序规范,管理严格,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模式。
此外,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川风坳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总承包项目,也是获业主频频点赞。
2018年5月18日,永清环保负责的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川风坳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总承包项目整体通过环保验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了治理目标要求。
该项目对锡矿山川风坳地区历史堆存的约240万吨遗留废渣按照过程阻断的原则,进行安全处理和封场并进行植被恢复。项目的实施可消除锑冶炼历史遗留废渣对环境特别是对河流的污染,消除对当地及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经过对渣堆的治理,将有力的保护河流沿岸居民的环境安全,促进冷水江地区和谐发展。
项目从2017年7月5日正式开工,至2017年12月15日工程整体竣工,在工期紧、任务重、现场施工条件恶劣、社会关系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设计人员根据现场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进行设计,恪守原则,既满足边坡安全,又减少开挖量的难题;施工项目部严把质量关,坚持每件主材报验、施工工序记录报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通过合理利用和组织劳务资源,积极协调处理周边关系,在短短的5个月内完成了项目竣工,获得了业主方的表扬信。
同时,永清环保实施的三项农田污染修复项目顺利通过最终验收。验收委员会对永清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个项目分别为湘乡某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安全利用区第三方治理项目、望城某重金属污染耕地第三方治理项目(效果承包区及措施承包区)、浏阳某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第三方治理项目。三个项目在湖南省农委提出的“VIP+n”技术体系下,结合永清环保自有技术优势,通过撒施自主研发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等措施,开展污染修复治理,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8年10月,三个项目均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施工工作,按期竣工。12月,湖南省农委组织针对实施过程台账的形式评审,永清环保农田修复项目管理规范、资料齐全、编制精美,获得省农委一致好评。2019年1月,农业部出具的修复效果评估报告显示,三个项目均达到修复目标要求,且综合评分都位列各区县所有修复单位第一名。
2019年1月25日,湘乡项目及望城项目验收委员会分别审查了两个项目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汇报,考察了项目现场,经过质询和讨论,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两个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意湘乡、望城项目通过验收。
2019年1月26日,浏阳项目也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为农田污染综合修复治理提供示范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永清环保持续发力、做大做强环境修复板块战略结出的又一个硕果。永清环保方面表示,未来将加快形成治理效果显著和产业健康发展的治理模式,全力拓展市场,将成熟的环境修复技术应用到各个项目,力争更多的优秀工程项目。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