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与全国一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很好的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缺乏配套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法律法规也比较欠缺。为切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证全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活空间的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河南决定在洛阳、新乡、驻马店3市实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工作。
6月10日,河南召开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工作调度会议,洛阳、新乡、驻马店3市政府和省工信委、国土资源厅、农业厅三个牵头委(厅)分别汇报了本地区、本部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
先行区总体思路
会议上,河南明确了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总体思路,我省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土壤污染类型、防治工作基础等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洛阳、新乡、驻马店3市,按照夯实基础、试点示范、辐射推广、完善提升四个阶段,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在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先行探索,创新制度,完善政策,总结模式,之后全省推广,为全面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先行区基本目标
对于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关负责人介绍,先行区要为全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出模式”“出经验”“出效果”。
“出模式”,就是通过先行先试和探索创新,把先行区作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创新平台,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形成可推广的集合了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工程、管理的综合模式。
“出经验”,就是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构建污染源监管——污染物排放控制——责任追究与奖惩体系,严控新增土壤污染。以风险管控为核心,探索土壤资源安全利用实践经验;探索基于土地用途的分类风险管控措施,形成可模仿的土壤污染防治运行机制。
“出效果”,就是通过先行区建设,实现有效切断污染来源、有效防范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做好未污染土壤保护,并逐步消除受污染土壤危害,达到预防、管控、治理的效果,供其他类似区域学习借鉴,推动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提高。
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
会议上,我省明确了3个先行区的重点任务。
洛阳、新乡两个先行区重点任务是,加强工矿污染控制,做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采取农艺调控、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用途管制等措施,做好受污染农用地风险管控;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探索未污染土壤环境保护经验模式。
驻马店先行区重点任务是,强化现有工业企业源头控制,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空间布局规划,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未污染耕地。
据了解,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既是国务院“土十条”的要求,也是《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按照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王铁、张维宁、徐光三位副省长分别牵头,省工信委、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等部门配合做好先行区建设,洛阳、新乡、驻马店3市政府是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责任主体,省政府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3市开展先行区建设。
来源:河南日报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