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还是垃圾套路深,两年内成公园,垃圾填埋过程竟然是这样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19年8月7日 17:22    作者:放放整理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近段时间,受上海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影响,电视、网络上掀起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大联欢,而对于垃圾处理来说,分类只是第一步,末端的处理才是真正对其进行消化的过程。
 
  我国对于垃圾处理最普遍的方式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发电。目前很多县市,在没有能力建垃圾焚烧场的条件下,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填埋,仍是处理垃圾的必要选择。
 
  提起垃圾填埋,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垃圾乱堆、臭气熏天的图片,以为照片呈现出来的就是垃圾填埋中的垃圾山,实则不然,真正合格的垃圾填埋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堆起来的垃圾山更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接下来小编好好跟大家聊聊垃圾填埋的详细过程。
 
  垃圾填埋首先要确定的是选址,应与当地的环境规划相一致,最好在施工方便、土质稳定的空旷地带。
 
  选址确定后就可以挖填埋坑了。考虑到填埋的垃圾会污染到土壤、地下水等,专业的垃圾填埋工作者会对挖好的填埋坑做防渗处理和安装导气设施,防渗处理就是将坑底压实,再铺设一层土工布以防止渗透,我们都知道,垃圾填埋会产生很多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硫等,因此布设相应的导气设施十分必要,另外还要有单独的排水设施,以防止雨水和垃圾混合污染地下水,这样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算齐了。
 
  接着进行垃圾填埋,运输车辆将垃圾倾倒入垃圾坑内,推土机将其均匀铺平压实,每层垃圾的厚度大约半米左右,并且每层垃圾之间都会用土工布覆盖上,压实,通过一遍遍的推铺、压实,从而使它们变成一座座山,最后再铺上HDPE膜、土工布,压上砖块。
 
  到这里你是不是就觉得垃圾填埋工作已经结束了?其实这才是刚刚开始,垃圾基本的填埋工作完成后,对垃圾山进行植物修复和绿化,以及平时的日常维护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填埋好的垃圾山进行生态修复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覆土、绿化,这可是个大学问,垃圾山一共要进行五层的覆土绿化,最下面是排气层,用20-30cm的碎石来覆盖,排气层上面是一层自然土壤,再往上是一层压实黏土,第四层是地表土壤,最后是植被,如果在垃圾山上种树,最后还要再回填土壤,回填土壤最好能达到80cm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浅根系乔木的正常生长。如果垃圾山临海,土质不好的话,还要进行土壤改良。此外,关于垃圾山的集水保水、植被应用配置、植被栽培、生态管护等技术以及日常维护和监测都是后期填埋场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比较成熟的垃圾填埋场通过绿化,可以在两年内建设成绿化园林或者公园供人参观,也可以在附近设置太阳能、风能发电,进行资源再利用。
 
  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关于垃圾处理的技术也不断在更新,除了垃圾填埋外,焚烧发电、沤肥、改装成生活用品或艺术品等方式不断兴起,但是对于一些无法二次利用的垃圾,填埋仍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式,希望各个地区逐渐把填埋过程完善改良,真正把垃圾处理的彻底、干脆。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