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分类:环联生态 > 专家专栏    发布时间:2017年7月10日 15:44    作者:来自:中国气象报    文章来源:

服役16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曾经是武汉的一块“毒地”。生态修复技术如何扭转乾坤,让这里变成城市“绿洲”?

站在武汉园博园的心脏——荆山山顶,放眼望去,117个展园星罗棋布。苍翠的山水如同大地的眼睛,见证着这个垃圾填埋场上的科技神话。

武汉园博园,绿化面积176公顷,栽种着近5万株苗木,每年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成为都市的“绿肺”。谁能想,这颗城市翡翠的核心区原址竟然是2005年“退役”的金口垃圾填埋场。该垃圾填埋场服役16年,填埋垃圾520余万立方米100余万吨,污水横流、蚊蝇滋生,让这片土壤中积聚了大量的重金属、水质污染物,成为一片“毒地”,附近居民甚至不敢打开门窗。

能否从环境恶化的受害者,转变为生态修复的受益者?“采用世界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在垃圾山上建园博园。”2012年5月,武汉市在申办园博会时,提出的想法极富创意,打动了园博会评审委员会的全部评委。

在垃圾场上建园博会园区并非武汉首创,北京园博会就选址在建筑垃圾场。但是相对建筑垃圾场,城市生活垃圾场的技术处理难度与挑战更大。各类生活垃圾混杂,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沼气、渗滤液,危害大、隐患多,“稍有不慎,后患无穷”。武汉园博园垃圾场生态改造顾问、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朱蕾介绍。

数百万立方米的垃圾、污染物若靠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全部外运成本高达10亿元。如何高效解决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最初,园博会筹建方也考虑过垃圾处理常见的“挖、筛、烧”三种方式,但都因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被否决。经过反复验证,筹建方最终确定综合使用“好氧修复”与“封场治理”两项技术。

“好氧修复”是利用鼓风机把新鲜空气注入填埋时间不长的垃圾堆体深处,使垃圾“吸氧”后加快降解速度,垃圾降解速度快、温室效应贡献率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渗滤液回灌还可以降低渗滤液处理的成本。“封场治理”则是对降解较为稳定的垃圾区域,利用垃圾场底部防渗黏土层,与垃圾山表面的防渗膜,像“包饺子”一样,把垃圾层层包裹起来。大量有毒渗滤液用机器抽出净化后,可浇灌园内花木,避免其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采取这两种新型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武汉市仅用两年时间,耗费2亿元,就消除了环境和安全的隐患,大大降低了时间和财力成本。如今,在园博园北广场处,筹办方特意保留下一处遗址景观讲述建园的生态故事。游客们透过玻璃墙,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年各类生活垃圾填埋的横断面,与现在绿意盎然的园博园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精心设计,垃圾场里的废桩头、旧轮胎、老枕木等废弃物料重现生机。上百万立方米城市渣土用来就地堆山造景。花坛、景观坐凳、公共艺术作品……如果留心观察,园区到处都能发现这些废弃物料的身影。

园博会的大胆探索,不仅获得众多游客点赞,也受到不少国内外环保组织与专家的认可与肯定。由于园博会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武汉市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涓涓细流顺势而下,一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15年前亚洲单体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脱胎换骨成了今天的城市生态明珠。武汉园博园生动、深刻地演绎了一个城市运用科技力量让环境回归自然的神话。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