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提质增效2.0”延续,水处理行业的黄金时代拉开序幕

分类:行业热点 > 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0日 11:24    作者:老崔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目前,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单日污水处理量最大的国家。得出这一结论,并不是空穴来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呈指数级规模增长,仅2007~2017年10年之间,全国范围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从1148座增加到4802座,总处理规模也从7554万吨/日升至18558万吨/日。
 
  以2015年“水十条”的颁布为分界线,我国污水治理跨入“效果时代”。在2019年按下快进键,以《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出台为节点,又迈进“提质增效2.0”时代。
 
  《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顶层设计叠加地方扶持,促使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污水处理厂升级等工程纷纷被提上日程,各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案陆续面世,更添了一把烈火。
 
  据悉,我国水处理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三个转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的转变、由“污水处理”向“再生利用”的转变、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的转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用于废水处理的投资达4500亿元。按照规划,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废水治理投入将达到1.4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3倍以上。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其中,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将达到约5000万吨/天,投资达到1500余亿元,总体投资近2000亿元。
 
  业内一致认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厂外黑臭水体的治理的推进,我国污水处理市场需求扩大。
 
  预计各类设施建设的市场空间约为5600亿元,其中,新增污水处理设施1506亿元;污水提标改造市场432亿元;新建配套污水管网2135亿元;老旧污水管网改造494亿元;黑臭水体相关设施1700亿元。
 
  进入2020收官之年,大部分省市区为了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必然“重点照顾”,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5大细分领域有望成为“香饽饽”,分别为:污水排放提标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理。
 
  以黑臭水体治理为例,其在2020年的目标是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预计收官时的黑臭水体治理市场可以突破4000亿元;在城镇污水处理率接近饱和的背景下,农村污水处理无疑也跃升为新的风口,预计从建设加上运营的总投资额达到1400亿元。
 
  大环保“强监管”的格局形成,作为“十三五”重点之一,水处理同样会是“十四五”期间碧水攻坚战的重头戏。可以说,污水处理行业的“黄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国资、社会资本、涉水企业等,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跑马圈地,抢占先机。我们认为,未来5年内,污水处理行业的整合、重构必然会成为趋势,延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明确要求,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具体包括: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成效;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启动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2020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水处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容与强势崛起,值得期待!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