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的人都应该对“中药抗疫”这个话题有所了解,中西医结合目前是我国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的一大特色。
2020年2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介绍称,很多中医理论对这次的新冠肺炎诊疗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明确指出,“截至今天,中医药参与全国新冠肺炎救治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为85.20%”。
此外,在第三、四、五、六版国家诊疗方案中,中医药已被纳入诊疗方案。因此,随着中药医疗手段的全面介入,对中药的需求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一个问题,规模暴涨的中药渣会如何处置?
从性质上来看,中药渣属于“湿垃圾”,或者“厨余垃圾”、“易腐垃圾”,总之就是能“下地”的那种。
目前,全国药厂产生的中药渣主要来源是原料生产、中药饮片加工等,其中中成药产生的药渣规模较大。据统计,药渣产生量还在继续增加,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更是有了一个小高峰。
一般情况下来说,药渣虽是“垃圾”,但也不失为“宝”。有些人拿来种花,有些人还拿来养牛,而产生规模较大的药厂则需要更加规划化和合理化的利用方式。
例如制成生物质颗粒:
中药渣的燃料化,这条路径与餐厨垃圾处理相似,脱水、烘干、粉碎、制粒,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顺便,还能采用生物质锅炉,产生蒸汽和热能。
例如制成生物有机肥:
中药渣的肥料化,据说经过配比的中药渣,在经过预处理、烘干、发酵腐熟等程序后得到的有机肥还能提高农作的抗病性,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例如制成蛋白饲料:
中药渣的饲料化,在对中药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中,制成蛋白饲料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渣利用的附加值。以发酵氨化法为例,混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大约在20%左右,并具有多种氨基酸。
再例如制浆造纸:
在纤维含量较高的中药渣中寻找利用价值,经过搓丝、消解、盘磨等工序后,能够得到浆料,实现木质纤维资源利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当然,在疫情之外,市场对中药的需求也是逐日增长。同时,环保标准趋严,中药厂家也要重视中药渣的处理,这就为挖掘“黑色商机”带来了更多机会。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