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预见6大变化趋势 垃圾焚烧发电何以“见缝插针”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3月20日 9:12    作者:Leven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2020年3月17日,中国能建西北建投所属甘肃公司承建的东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开工。
 
  不久前,浙建集团所属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承建的湖州市德清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河北住建厅公开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全省将建成42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
 
  垃圾焚烧,一个在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进进程中无法忽视的A级解决方案,正在以其天然优势快速取代亟须成为历史的“填埋”主流模式。
 
  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占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实现清洁焚烧。为了这个目标,全国都在向“零填埋”时代迈进。目前,已经有不少省市公开了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
 
  例如河南,2020年前预计开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3个,到2030年,7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7.5万吨。
 
  例如贵州,到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预计达到1.92万吨/日。
 
  例如云南,2020年前,计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5座,新增处理能力9650吨/日,2030年前还有30个项目,规划提升日处理能力13500吨/日。
 
  例如江苏,规划66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计增加处理能力72190吨/日。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在2020年这个重要的“十三五”末时间节点上,各省市也是开足了马力,向着任务目标靠近。
 
  当然,这种旺盛的需求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繁荣水到渠成。以2019年中标情况为参照可见,公开的中标数目相比2018年上涨了40%左右,其中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增幅更是达到了55%左右。
 
  而繁荣的背后意味着竞争的激烈,那么纵观垃圾焚烧行业,何以“见缝插针”
 
  从行业发展特点上来看,目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区域分布其实是不太均衡的。即普遍现象是,一二线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占据了大部分的垃圾焚烧产能。这点,从上述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增幅上也能看出端倪,反观县城增速并没有那么快。
 
  那么,业务下沉不出意外会成为未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争夺的下一个高地。
 
  从行业发展路线上来看,相信很多业内人士对招标信息都很了解,在服务期限那一栏,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2+28”、“1.25+25”这样的组合。也就是建设周期加运营周期,那么很显然,哪怕1年1000万的项目,运营时间足够长,比如达到28年,也能包揽过亿。
 
  更何况,业界普遍认为,也许迈过2020年这道“门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就将推开“运营为王”这扇门。
 
  由于近年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基建运营等都是按照“解决未来10年、20年垃圾处理问题”,甚至还有“解决未来50年垃圾处理问题”这样的觉悟来叠加的。也就是说,垃圾焚烧发电新增产能增幅将到达一个临界点。
 
  因此,业界预测了几个变化趋势:
 
  ① 就像上面说的,全面进入“运营为王”时代
 
  ② 背靠“一带一路”倡议向海外输出产能
 
  ③ 并购重组之后快速形成稳定格局
 
  ④ 形成完整产业链,发展一体化
 
  ⑤ 业务规划变动(比如板块延伸,固废和环卫都算“近邻”)
 
  ⑥ 盈利结构改变(如对补贴依赖程度减弱,垃圾处理收入占比逐渐靠拢甚至超过上网电费)
 
  就目前来看,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市场相对稳定。
 
  资源和优势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玩家”手中,例如光大国际,截至2019年6月已经手握106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例如上海环境,一揽子解决方案纵览整个环保版图;
 
  例如瀚蓝环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总规模超过31000吨/日;
 
  例如中国天楹,88.8亿收购Urbaser的壕举还历历在目,固废端的市场地位稳固。
 
  有人说,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潜力的挖掘还远未结束;也有人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接收政策红利已接近尾声。焉知福兮,焉知祸兮,重要的在于,选择。
 
  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