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15部门和单位联合发的文 建筑垃圾处置企业该从中看到什么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日 10:42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15部门和单位联合发文,这种“大手笔”近日让不少目光聚集到了《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来。尤其是,生态环境部也是15之一,究竟指导意见与环保是什么关系?
 
  本文来探究一下。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供给不足以及价格上涨,目的是稳供应、保价格,而究其背后的因果,与城镇化基建加速脱不了关系,也跟替代砂源保障能力薄弱脱不了关系。
 
  而要促行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扭转认知
 
  即,河流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流域综合修复等一系列环保行动,间接影响了输砂量。专家解析,要从2个方面来抨击这种思想:① 粗暴采砂不计生态损害,不可持续 ② 资源供给单一,不利于行业进步和转型
 
  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下,经济发展态势已经由粗放求增长转向精细化促转型。因此,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构建区域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绿色环保、优质高效的砂石产业体系。
 
  其中,涉及到2点概念:
 
  ①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一方面,这是河道治理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保障正规采砂企业利用的需要。
 
  ② 砂源替代。改变砂源单一的现状,多渠道保供给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城镇化基建速度快,对砂石的需求量大,但实践证明,砂源不一定要来自于天然砂石。因此,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废石尾矿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固废资源制造再生砂石】,此外还可以【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关注环保动态的人想必都知道,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正在逐步转向多元化综合利用,很多施工地甚至已经就地处置建筑垃圾,并且就地消纳。在建筑垃圾的再生产品,包括再生骨料、桩基填料、沥青混凝土等,直接回用于基建。
 
  废石、矿渣、尾矿,再加上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替代天然砂石被证明是可行的方案。
 
  可行在哪儿?
 
  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尾矿堆存量或超过50亿吨,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经达到约35亿吨,钢渣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磷石膏堆存量差不多7亿多吨。上述这些固体废弃物,其综合利用率均没有达到合格线,意味着再生挖掘潜力仍可大幅提升。
 
  而装配式建筑,这个新潮的建筑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对建筑垃圾减量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指导意见中所指出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减少对砂石的需求量。
 
  社评,砂石行业走高质量发展路线,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支撑;支持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全过程绿色发展,对其本身也有重大意义。
 
  社评,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这点相对滞后。“江郎才尽”不该是结局,优供保供不妨从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打通砂石替代新渠道开始。
 
  社评,15部门和单位联合发文,受益的不仅是砂石行业,建筑垃圾处置市场是否也应该从中认识到短板,看到新一轮机遇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