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清扫房前院后的居住环境 通讯员 周灵娇 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首席记者 郑友
重庆商报讯 昨日上午,渝北区古路镇北大门,记者看到了青山绿水、安静祥和的吉星村。自今年4月古路镇开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整治效果已初步显现。
作为渝北唯一一个采用全垃圾桶式收运体系的乡镇,古路镇有健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管理、区清运”模式,建立起“五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截至目前,古路镇共修建垃圾桶摆放基台666处,在区市政园林局统一调配下,添置120升大桶1400个、600升小桶1600个。同时,4辆核载5吨的垃圾清运车,每天全路段及时收集、清运和处理。
昨日10时,正在清扫道路的吉星村村民范由美介绍,以前大家都羡慕城里的干净、敞亮,现在自己的家乡不仅环境大变样,有了城里人的感觉,还拥有新鲜的空气和近郊的区位优势,“不少乡亲已有了开办农家乐的想法”。
“农村环境污染源小而多、面广而散。”古路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长郭晓亮表示,他们正思考建立长效机制的模式和方式,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和《考核方案》,组建清扫保洁志愿者93名,按片区划分责任段,负责所在辖区内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同时镇督察组每周通报、每月排名,让生活垃圾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推进治理进程。
在古路镇草坪村李家湾片区,打造了一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片区内住房、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立草坪示范片是为了发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全镇人居环境的跨越提升”,郭晓亮介绍,走上常态化模式的农村环境将会让村里人享受到城市的物业管理。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