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办计财〔2020〕11号文件,即《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明确提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生态循环农业以及现代化农业建设。
指引中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很明显,乡村振兴离不开“美丽新农村”建设,也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指引中也就投资重点产业和领域做了介绍,要求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就包括现代种养,持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种养业。
比如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发展集约化、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水养殖和深远海智能网箱养殖,推进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等。
也包括乡村新型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充分发掘农业农村生态、文化等各类资源优势,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服务规范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还包括生态循环农业——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弃渔网具回收再利用,加大对收储运和处理体系、还田管网设施、准用渔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大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投入力度,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探索秸秆打捆直燃和成型燃料供暖供热,沼气生物天然气供气供热新模式。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长江黄河等流域生态保护、东北黑土地保护、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也鼓励开展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渔业装备、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渔具标识和玻璃钢等新材料渔船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培养,投资建设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孵化基地。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参与实施区域化整体建设,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当然,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数字、信息、智能、物联支撑,指引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相关建设,利用农业遥感、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提高农业生产、乡村治理、社会服务等信息化水平。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引也表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美丽宜居村庄、文明渔港和最美庭院创建等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
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的同时,指引也提出要创新投入方式,打造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环境。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