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超滤、纳滤、微滤、反渗透等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解析

分类:环联生态 > 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6日 15:24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膜”法水处理,目前市场上正火热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已经遍布整个水处理领域。
 
  例如,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系统,由各种高分子材料构成,膜孔径小于0.01μm,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后,其所含悬浮物远远小于标准要求,且能够有效拦截99%的油成分。
 
  而且,超滤膜采用表面活性剂和异戊醇混合清洗剂,在一定程序后膜通量能够恢复9成左右。
 
  例如,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置中的应用。
 
  利用膜技术处置煤化工高盐废水,具有经济可行性,尤其是利用膜集成工艺,“零液排放”也并非不可能。
 
  对煤化工高盐废水的分盐、浓缩、结晶制盐和制酸碱可以利用纳滤膜分离的选择性,实现一二价盐的分离及高价盐溶液的浓缩;利用正渗透材料的亲水性,降低废水处理时的膜污染;利用碟管式反渗透通道宽、流程短和湍流的特点,得到质量分数不超过10%的浓缩液;利用双极膜装置将液体盐转化为酸碱。
 
  例如,膜技术在化工废水处置中的应用。
 
  “加纯碱降钙+常规絮凝沉淀+多介质过滤(MMF)+超滤膜法(UF)+反渗透膜法(RO)”就是其中一种应用方式,处理水量大、出水水质稳定。
 
  如工艺所展示的,加纯碱,加絮凝剂,加助凝剂,加酸,加氧化剂,加阻垢剂,并设置多介质过滤器,采用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叠加,达到效果。
 
  例如,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置中的应用。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和危害就不多赘述了,其成分复杂是众所周知的,而且高盐、高蛋白、高有机质、高氨氮,甚至会随地域变化而变化。
 
  传统处理方式基本上是生物处理+物化法+土地法的组合,不过新型膜处理技术,在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等工艺下能够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出水标准。
 
  微滤( MF) /超滤( UF) 可用来去除0. 002~ 0. 1μm 或0. 1 ~ 10μm 范围内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SS 以及经沉淀后的重金属;
 
  纳滤对于去除二价、三价离子,Mn≥200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胶体、病毒等有不错的效果;
 
  反渗透是新型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更受欢迎的一种,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且对垃圾渗滤液中COD 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98%、99%。
 
  目前,膜处理工艺的组合包括“超滤-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 ABOR) ”、“活性污泥法-超滤-化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超滤-反渗透”、“NF-UF-臭氧-MBR”、“UASB-吹脱塔-SBR-纳滤( NF)“等。
 
  例如, 膜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置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超滤与纳滤组合系统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明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循环冷却水补充用水标准。
 
  同时,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能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好氧颗粒污泥能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沉降性能和,细胞固化高,也深受欢迎。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