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上文所说,“水垢”只是一种现象,本质是水体本身的“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包括碳酸盐硬度(即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永久硬度)),诱因则是在煮沸和冷却过程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当这三个前提都满足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观察到“水垢”,但如果观察不到,并不代表硬度就不存在。
如果我们将头脑发散一下,就会很容易联想到几个奇怪的小问题:
问题一:我花大价钱买的进口矿泉水,里面应该矿物质含量很高,但为什么没有水垢?
答案很简单,没有观察到水垢,是因为没有把矿泉水烧开了喝啊!如果你把矿泉水烧开再冷却,情况也是一样的。
本文上面的视频是作者用自来水(TDS速测笔测得大约为170左右)做的一次煮沸实验,水垢的情况大家肉眼可见。下面这段视频是作者用两瓶依云天然矿泉水(TDS速测笔测得大约为270左右)做的实验,煮沸后(真奢侈)……
“跳舞”的水垢简直是白茫茫一片!冷却后,开水壶壁上的水垢用手都搓不下来!然而,有人会说“依云矿泉水有严重污染”吗?
问题二:水垢和水污染有没有关系,有水垢的水到底能不能喝?
其实从问题一就很容易发现,水垢的“垢”,并不是“污垢”的“垢”,主要和水中的硬度等有关,和水体的污染没有绝对直接的联系。我国国家标准对自来水总硬度的限值要求是450 mg/L,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相近。如果水的总硬度高,可能更容易在煮沸后出现水垢,但只要是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的自来水,都是健康的好水。
问题三:水垢为什么在我国特别突出,老外没有水垢问题吗?
前面提到过,水垢只是一种现象,是否会让我们观察到,与我们的饮水方式有关。中国人有喝热水的习惯,煮开后再冷却的水容易产生水垢现象,而老外更喜好直接喝冷水,这就回到了上面提到的瓶装矿泉水的问题,你看不到水垢,只是因为你没有去煮沸它,但并不代表水中的矿物质不存在。
当然,老外也有老外的烦恼,据说有报道称,一些自来水硬度较高地区的国家,普遍抱怨用自来水洗头更容易脱发,分析原因是“硬水和洗发露发生反应后的沉淀物会附着在头皮上堵塞毛孔引起脱发”,当然这条消息还没有经过严格的验证,暂且只作为一个小信息来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