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绩效分级增至39个行业 升级版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将上线

分类:行业热点 > 大气防治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8日 15:34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随着PM2.5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全国总体范围内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好转趋势。在2020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在制定之中。
 
  现在已经启动了“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制定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目标设定:延续《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路,主要围绕着空气质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方面来设计目标;
 
  同时与“2035年空气质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要求进行对接。
 
  重点举措:从空间、时段、行业领域和污染物出发,协同治理PM2.5与臭氧;继续推进四大结构调整优化,特别针对工业炉窑和VOCs综合治理;完善重点区域范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运用科学技术等,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
 
  为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会重点关注哪些?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我国已经在成因研究、解决方案等方面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
 
  经过2000多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持续三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以PM2.5为特征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科技支撑更明确了大气污染成因,为下一步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重点污染物和重点区域也发生了变化。
 
  重点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好转趋势,但臭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
 
  重点治理区域:在4月例行发布会中,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
 
  另外,在PM2.5的治理上,早就有专家指出,汾渭平原成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攻坚区域,同时川渝、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大气污染治理也应该重点关注。
 
  “实现污染减排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是制定2020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的一大想法。2019年实施的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不仅提升环保基础工作水平,还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了治理有重点、保障减排可核查、可监测、可操作。
 
  “既保蓝天又保订订单”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基调。据了解,2020年将对39个行业
 
  进行分级,实行差异化减排措施。
 
  综上所述,2020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将朝着突出重点,科学施策,经济有效等方向发展。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