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视,目前正在寻求一条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道路。
2019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再次启动修订;2019年9-12月期间对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重点行业产废单位和所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全面排查;2020年4月,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始......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我国危废产量预计在2020年受到医废产出量增长推动,或将超过10000万吨,如何处理这么大体量的危险废物成了又一难题。
对此,多名代表委员在2020两会期间针对危废处理设施、政策和过程监管等提出了建议,具体有哪些呢?
危废处理设施待完善
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截至2020年5月5日,中国节能累计处置各类医疗废物量1.38万吨。在此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指出,在医疗卫生等领域,我国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
宋鑫强调,医废危废处理能力作为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短板,急需更多布局。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国家多个部委已经下发文件,地市级以上城市,都要部署医废危废处理中心,而作为环保企业要做的就是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加强过程监管,拓宽“三化”处置渠道
管理“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处置要求可操作性不强、整体处置能力相对滞后、市场价格混乱等是危废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春生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在风险科学评估、管理科学可控的情况下,拓宽危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渠道。
他指出可推进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危害程度细分管理层级;创新监管手段,建立完善“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溯源”的危废全过程监管体系;除此之外,对一些低危害性的特定危废,建议政府适当放宽经营处置资质,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和审核监管制度,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危废处置利用能力。
出台支持水泥危废项目优惠政策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利用水泥高温煅烧窑炉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实现对生活垃圾彻底无害化处理,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置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仅有地方政府补贴的一部分费用,缺乏相对应国家政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市长胡启生提出完善相关财税补贴政策迫在眉睫。他建议,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对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予以补助,同时,将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所需的专用设备,如气化炉、破碎机等,列入《环保节能专用设备目录清单》,享受10%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