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为今天的一时便利,毁了我们的后半生。
乱扔垃圾对环境以及生态的影响。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却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每个人警醒。这篇文章5100字,预计花10分钟读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和思考。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转载请联系国馆。他去了G7公路,北京到新疆的公路,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一条公路。在那里,他看到了生态破坏对环境影响有多恶劣。也遇到了一些用生命守护环境的人。
▲图片来源于《天地玄黄 Baraka》纪录片
很久以前,那里树木茂盛,后来河水干涸,骆驼和树木全都死光。风沙越来越大,也就成了沙漠。几十年来,他挖了很多井,才勉强让干涸的河有了水,树木发了新芽。和他一样的还有守护黑城遗址16年的苏和爷爷,一边放牧一边种树的珠拉夫妇。看到这的时候,我倍感惭愧。我们没有照顾好大自然,是他们在用生命守护着环境。那天的大连夜市,熙熙攘攘。充斥着人们所向往的烟火气息。然而,谁都没在意卫生问题。大家都顺手将垃圾扔在地上。直到夜深人静,摊贩散去。一地垃圾暴露无遗。街道旁,满是一次性用品以及各种餐厨垃圾。原本干净的街道变得凌乱不堪。几名环卫工人正替那烟火气收拾着残局。先前,重庆一小区门口有人卖蔬菜。每次走后,都会留下一地垃圾。在山东一烈士陵园前,街道旁也是堆满了白色垃圾。在我家小区门口也一直存在着以上现象,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纵观全国,你会发现各地都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态:“反正地上这么干净,自己扔一点没关系。”而你如果去劝说,都会被说成是小题大做。然而,真的如他们所说吗?中国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4亿吨。每年还在增加速度还在递增。一个人扔多扔少,对环境都是很大的负担。在人们印象中,巴厘岛是度假天堂。沙滩干净,风景宜人。但一场风暴过后,一切都变了。最火的一个海滩,库塔海滩充斥着无数垃圾。据巴厘岛环境局统计,游客每天产生3800吨垃圾,4成垃圾都进了海洋。我们看不见,但垃圾一直都在积累。而那场风暴,让人们看清了一切。无独有偶。泰国的兰塔岛也有过类似经历。曾经,海水干净,沙滩洁白。直到后来,游客随意乱扔垃圾。近10亩的土地累积堆放了5万吨垃圾。还有菲律宾,以美丽干净著称的长滩岛。也是因为人们乱扔垃圾,导致环境破坏,水被污染。连总统都称它为“粪池”。看看这些地方,哪个不是一开始干净得见不到垃圾。但最后都因为人们不重视,随意丢弃垃圾变得脏乱不堪。日本在去年3月的环境调查中发现:2018年全年出口塑料垃圾从143万吨减少到10万吨。这导致整个日本对垃圾处理陷入困境。政府都在呼吁减少制造垃圾。继续随便扔垃圾的话,日本街道将变得一地狼藉。再看回那个问题:“反正地上这么干净,扔一点真的没关系吗?”那些发达国家环境更为干净,可还是面临着垃圾严峻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之一,若再不重视,一定会步他们后尘。几天前看到这么一则新闻:“河南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将逐步推广替代商品。”本该为之拍手,但看到前几次限塑令的成果,我迟疑了。我只希望,这一次不是以人们再次用回塑料袋告终。
我们的城市
其实已经被垃圾包围
不管承认与否,我都想告诉你一个事实:中国的城市其实已经被垃圾所包围。根据住建部调查表明:中国三分之二以上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拿北京来说。有人曾在谷歌地图上有黄色点标记北京垃圾填埋场的位置。直到标记完,出现了恐怖一幕,北京,已垃圾围城。当然,这些都是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在北京,还有一些“地下垃圾产业链”。垃圾从业者承包土地,以低价收购垃圾。拉到城外后供拾荒者是废品,从回收废品中获利。而剩下的垃圾则就地倾倒。以至于土壤、水质急剧恶化。可以说,北京很多河流底下,全是垃圾。《人民日报》曾报道,北京日产垃圾1.84万吨。什么概念?用能装2.5吨的卡车来装载,长度可达50公里。仅仅只是一天的量。北京有块地方,2005年的时候还是一片清水。两年后,左边那块地方已覆盖了一层垃圾。再过多两年,三块黄线框柱的地方都被垃圾填满。可以说,垃圾增长速度相当可怕。杭州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便可说明问题。第一期的垃圾填埋场使用了16年,填埋垃圾800多万吨。仅2017年到2018两年的时间里,就填埋了900多万吨。填埋垃圾的高度达到了100多米。足足30层楼的高度。这也使得原本设计能使用24年的第二期填埋场,寿命锐减至12年。这是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杭州只有这么一个垃圾填埋场。而每天能产生的垃圾就达1.2万吨,三四年时间就能填满一整个西湖。倘若这个垃圾填埋场被填满,杭州必将垃圾遍地。这是全国的缩影。人们却不知道事态严峻,依旧在加重负担。青海的茶卡盐湖,湖面走廊满是穿过的鞋套。这些垃圾,环卫工得一天收拾13个小时。珠穆朗玛峰,遍地都是睡袋、氧气瓶、各种餐厨垃圾和排泄物。人们以为扔掉垃圾就好,眼不见即为净。可是垃圾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们只是累积在了地球上某个地方。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数据,中国人均年产生垃圾量为440kg。这个数据乘以人口数量,是很庞大的。而其中未能处理的垃圾很多都会流入海洋。在太平洋上,有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带,面积高达160万平方公里。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它们都在静待时机,重新席卷我们的家园。届时,是更惨痛的代价。迄今为止,全世界处理垃圾无非两种方法:填埋或焚烧。填埋得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垃圾依旧没得到处理。焚烧由于垃圾分类不到位等因素会排出大量有毒物质。周围居民每天吸食着浓烟,很多人不是头疼就是眼睛疼。这其实还算比较好的情况了。中国东莞虎门的远丰村,曾经深陷癌症之殇。全因村后堆积着全虎门的垃圾。村民们每天伴着垃圾生活,村子里弥漫着恶臭,风一刮更是臭气熏天。很多人都被熏得喉咙痛。烧壶水壶边全是白垢,上面还会飘着一层白沫。他们吃饭都不敢在客厅,只能躲在房间里。睡觉也不敢打开窗户。土壤和水都被污染,农田全都荒废。10年间,12人患癌去世。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死寂的氛围中。孩子们承受着垃圾污染的代价,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是很多农村的缩影,承受着城市制造的大量垃圾。除了农村,承受垃圾的还有海洋。很多垃圾都没经过处理流入海洋。英国潜水家Hoenor曾在一次潜水中,发现了令人咋舌一幕,海里到处充斥着油脂和垃圾。深海底下,不是美丽的鱼群,而是人们随处丢弃的垃圾。对海洋生物而言,这是致命伤害。原本健康的珊瑚因为污染,出现了白化危机。海龟则会把垃圾袋误当成水母吃下。鲸鱼无法分辨塑料和鱼虾,也会误食塑料导致消化不良。曾有一头鲸鱼死去后,人们在它胃里发现6平方米的塑料布。堵塞了消化系统,死的时候极其痛苦。有些海鸟吃下垃圾,可能对于它们而言没事。但别忘了,它们还得哺育幼鸟。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给孩子喂下去的是垃圾,从而导致消化不良,早早死亡。还有的海洋生物会被一些塑料网缠死。可能你会觉得,这离我们太远,不管我事。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与未分解的塑料不同,这些颗粒都无法被打捞。会一直残存在海洋里,破坏力相当惊人,它们会附在动物体内器官,影响健康。可怕的是,这些还会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到最后,成为我们的食物。一项研究显示:人类一周摄入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还有那些在垃圾场附近生活的牛羊。它们吃着垃圾。喝着脏水。直到长大后送往屠宰场加工,最后上了我们的餐桌。还有那些用被垃圾污染水浇灌长大的蔬菜瓜果。都有可能会被我们吃下去,进而损害健康。也就是说,那些随意丢弃的垃圾,最后危害的都只是我们自己。看看那一整条垃圾回收链你就知道,真的就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有的环卫工人每天凌晨起床,打扫街道。把垃圾都清理到垃圾桶中。365天,风雨无阻。此后垃圾清运车司机定点收垃圾。他们之中,不少人脸上都有疤痕,都是因为被化学垃圾溅到脸上。因为垃圾没有分好类,所有垃圾最后都必须运输到垃圾分拣室。倘若没有人工分拣就处理的话,不仅伤害机器,还会造成污染。工人们仅凭口罩和手套,就得在那里待好几个小时。分拣的垃圾中还时常有各种易碎品,刀具等等。稍不留神就会被弄伤。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一旦受伤,感染的风险极高。在垃圾分完类后,能回收的回收,不能回收的要么填埋,要么焚烧。那些负责填埋垃圾的工人,每天也是生活在恶臭之中。一到雨天,垃圾山会变得松软湿滑。哪怕经验再怎么丰富,也很容易连人带机器一起掉下来,陷进去。夏天往往是他们最难受的时候。太阳一晒,空气中到处弥漫恶臭。为了防止臭味外泄,他们还得往垃圾上铺一层黑色防泄膜。膜的温度时常达到80℃。倘若不戴厚点的手套,手都会脱皮。在一些险峻的地方,如珠峰。环卫工人都得冒死将垃圾搬运出来。因为我们乱扔垃圾,他们身上的负担变得更重。除了他们,中国还有这么一群人:拾荒者。他们和孩子每日与垃圾为伍。尽管是为了自己生活,但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帮我们的忙。以上这些人,因为我们乱扔垃圾,没分好类,都替我们承受着痛苦。倘若我们继续为所欲为,很快便会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而我们,将直面垃圾威胁。这些年来,人们将目光对准了垃圾处理。试图找到让垃圾消失的最好方法。很多人也寄希望于高科技的发明,一边无所节制地产生垃圾,乱扔垃圾。可是,垃圾王国崛起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我们现阶段而言,除了填埋和焚烧,别无他法。这点,德国有过经验。在德国,每家超市都有回收塑料的机器。只要投入塑料瓶,就可以拿到25分钱。这些塑料瓶回收后会进行人工分类。之后进入工厂,重新加工成塑料原料。循环利用。这个方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这也不是治本的方法。真正要缓解垃圾所产生的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不可否认,人都是怕麻烦的动物。仅是这几点要做到都很难。但,倘若再这样下去,垃圾终将无孔不入,遍布各地。我们种下的因,终将自食恶果。灾难来袭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等那时,我们无处可逃。生活在一片恶臭中,只能叫苦连天。再也见不到小时候澄清的水,雪白的沙,湛蓝的天。到那时,再怎么后悔都是多余。我们可能活了大半辈子没关系,但子孙后代呢?他们生生世世都得替我们承担代价。本该不属于他们的痛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从来不是为了什么地球,也不是为了高尚。说白了,纯粹就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不能做到不产生垃圾,但我们可以做到让垃圾到它该去的地方,慢一点填满垃圾桶。别只为今天的一时便利,毁了我们的后半生;也别让今天的呼吁,成为人类一曲挽歌。一个人的声音很小,但一群人的声音,足够大守护我们的地球。1、《大连夜市“一片狼藉”官方:商贩自发摆摊,暂停营业》澎湃新闻
2、《中国禁止洋垃圾后,韩国这座垃圾山已经烧了 3 个月》每日经济新闻3、《垃圾围城:比雾霾更触目惊心,我们都无处可逃》4、《远丰村的遭遇 东莞乃至中国垃圾之困的一个缩影》广州日报6、《这些年 到底谁在清理珠峰的垃圾呢? 》澎湃新闻来源 | 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