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我市近日下发关于《宁波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主体与目标,要求强力推动强制分类制度落地。
《实施方案》实施主体涵盖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主要目标是要求到2017年年底,我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达到全覆盖;到2018年年底,要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50%,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典型经验模式。
《实施方案》指出,接下来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将作为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尤其要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先锋作用,积极带动单位、家庭的分类。《实施方案》也对各单位的分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强化设施设置、强化分类投放、强化分类收运等。相关部门将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质量检查,对分类垃圾质量严重不达标的实行拒收,并下发责任告知书。“比如,餐厨垃圾中含有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织物类、砖瓦陶瓷类等杂质,每桶杂质数量超过3个或有害垃圾数量达1个即为不合格。”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副主任胡柳解释。
《实施方案》还就创新机制,推动强制分类措施深化提出了多条意见建议。
相关链接
引入社会组织 服务社区垃圾分类
家住鄞州区雍和苑小区和江北区日湖花园小区的居民经常会在小区里碰到一群穿着标有“垃圾分类”字样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有时出现在居民门口,发放厨余垃圾袋;有时出现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准确投放——他们开展志愿工作已有一年了。
“这一年来,我们志愿者已经上门指导了千余户次,从一开始很密集的上门,到现在一两个月去一次。”服务雍和苑小区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城市阳光”负责人叶琳说,“现在小区居民分类意识已经很强。”截至目前,雍和苑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超过80%。
在家分好类才是垃圾分类第一步,接下来是准确投放垃圾桶。为此,有段时间,志愿者们每天早晚,特别是垃圾投放高峰期守在垃圾桶前,一遍遍地告诉居民厨余垃圾扔绿色垃圾桶,其他垃圾扔黑色垃圾桶。
居民家中分好类的垃圾,如果又被混装在一起运出小区,将极大打击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而这也是我市垃圾分类碰到的难题。服务于日湖花园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微行公益”负责人徐玲玲说,为了帮助保洁人员有效区分垃圾类别,他们采购了绿色大垃圾袋套装在绿垃圾桶内,这样可明显区分于黑色垃圾袋装的其他垃圾。
同时,徐玲玲他们和物业达成一致意见,坚持对物业保洁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物业分开收集运输,并建立监督和奖惩机制,杜绝混装行为发生。
入户指导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推动居民垃圾分类的方式。为此,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最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区积极引入专业化的企业服务居住小区,切实提高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质量。
来源:宁波市政府网站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