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国考”已经开始 海绵城市试点接得住吗?

分类:行业热点 > 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2日 9:31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16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评审工作确定,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珠海市、深圳市、三亚市、玉溪市、庆阳市、西宁市和固原市等14个城市为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曾在2015年下发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眼见着,2020年已经剩下不足5个月的时间,试点城市是否准备好迎接这场5年小考了呢?
 
  据悉,各试点城市在探索因地制宜的“海绵化”改造道路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如北京市侧重雨水利用,天津市侧重规划和施工,庆阳市侧重雨水下塬排放及固沟保塬综合体系建设等。
 
  北京市,截至2020年5月,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为18%。2020年,北京市还将探索建立“1+16+N”海绵城市规划体系。而新出台的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也将于2021年元旦起实施,为全市“海绵化”改造再添助力。
 
  深圳市,逐步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七全”模式,自2016年以来共出台30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法规、政策制度文件,带动包含27个重点区域在内的全市域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截至2020年7月,463个城市内涝点全部消除,近2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品质提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青岛市,截至2020年7月,全市已累计建设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约206平方公里,预计年底将达到220平方公里。在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获得好成绩,再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2亿元。
 
  没错,“国考”已经开始了。
 
  犹记得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评估公开招标,总金额919万元,中标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联合体。
 
  中标内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评估、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效果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评价规范化。
 
  202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再发招标公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2020年)
 
  服务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实施情况评估,海绵城市实施效果监测,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报告编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服务范围:全国30个海绵城市
 
  标的金额820万元,中标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体。
 
  当然,专家也提醒称,试点还只是小范围和局部的,一方面成效不容质疑,另一方面也要清醒看待目前国内整体城市内涝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海绵化”改造将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