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8月12日,中国环联2020(第七届)固废产业论坛上,来自无锡马盛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文权就湿垃圾全量消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发言。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阮文权提出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湿垃圾处置的核心技术。并且湿垃圾不应焚烧处理,因为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塑料废弃物。而微生物发酵是把湿垃圾变成有机肥的过程,而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植物可以成为动物的食物,可以使得碳在食物链中循环。焚烧处理使得大量的有机质不能被利用,有机质的利用率比较低。易腐有机质是生命系统的重要资源,焚烧会使二氧化碳大幅度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而微生物处理的话碳的释放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从碳排放的角度来说湿垃圾的最佳处置方案是用微生物处理。
马盛有自己的一套分选系统,采用分质分选,分选好的固渣中有机质大约占据20%左右,有高价值的生产过程。易腐有机质可以用来培养专用微生物(乳酸菌、放线菌、黑曲霉)、养殖蝇蛆和黑水虻等、生产有机肥料、制作氨基酸液等。浆液是做厌氧消化。
阮文权介绍了马盛的高效厌氧反应器。高效厌氧具有超强的微生物固定特性,确保微生物在反应器内截留参与脱碳反应,可以看成是两个UASB反应器串联成的反应器。相比其他厌氧反应器,反应效率提高2-3倍。在处理高浓度污水或有毒工业废水方面有着其它厌氧反应器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该反应器主要的特点有多重搅拌方式,防止沉砂结壳,环流出水等。消化周期可以减少到10-15天。马盛MA厌氧已在湿垃圾领域12年应用。 
为实现生物质废弃物与生态农业循环相融合,马盛环境提出采用生态农场的模式,与湿垃圾处理厂相结合形成产业闭环,将城市静脉产业园与动脉产业相连接。
以城市生物质废弃物与农业循环共同体构建的“青山湾农场”项目利用黑水虻降解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水虻虫体蛋白。通过昆虫不同生长阶段的梯级利用实现高值水产、畜禽等农产品的生产,构建循环式、封闭式和无污染式农业产业园。马盛环境从事湿垃圾处置已有十几年的经验,有一支专业的湿垃圾处理队伍,在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及乡镇都具备一定数量的湿垃圾处置业绩,拥有自有厌氧技术平台,已在国内形成了湿垃圾处置的“马盛模式”,期待马盛环境未来带来更多新技术、新模式,创造良好环境和经济效益。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