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和就地消纳双推进 厌氧和生物工艺同发力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9月8日 10:49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2020年9月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部署会,通报生态环境部机关关于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工作方案。强调,制止餐饮浪费事关生态文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生态环保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餐饮浪费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养成“吃不完打包”的良好习惯,到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再到全国各地倡导的“光盘行动”,其目的都在于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就另一个角度来看,停止餐饮浪费行为也是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源头减量的有效方式。
 
  我国是美食国度,也是人口大国,餐厨垃圾在生活垃圾产量的比重基本都超过一半,自从垃圾分类推行以来分出量也可见地以倍数上涨。不过,我国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成分复杂、高盐高有机质,其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难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餐厨垃圾大规模处置工艺相对复杂,产业投资规模大,因此尽管有不少企业想要进入餐厨垃圾处置市场,技术储备、资金储备、人才储备,以及规模化发展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微生物处理、物理干化处理等是我国餐厨垃圾处置主流工艺,各有优缺,其中属厌氧发酵工艺在我国各大餐厨垃圾处理工程中的占比更大一些。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在探索餐厨垃圾生物解决方案。
 
  比如建立黑水虻养殖基地,用餐厨垃圾喂养,产出有机肥料和动物蛋白,一举两得。这种工艺与传统工艺不同,据悉可以提高餐厨垃圾消纳率,附加产物有很高的价值,可形成循环产业链,盈利点明确。
 
  此外,餐厨垃圾除了可以集中消纳,也鼓励就地消纳
 
  其优势就在于可以省去收运环节,并且只需引进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即可,加工产物仍能进行统一收购。部分小区还通过这样的“自给自足”,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食堂、酒店、居民区等,均有就地消纳试点案例,有效减轻了终端处置负担。
 
  由此,可通过集中式处置,分散式消纳双向推进,凭借因地制宜的模式实现餐厨垃圾减量、无害化和资源化。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