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称,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清废行动2019”)中,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综合运用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构建了固废排查整治遥感核实技术方法,建立了固体废物遥感解译标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固体废物执法系统”的业务模式,保障了“清废行动2019”专项行动的高效、有序实施。
行动中,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完成了长江经济带主要水系沿岸共103万平方公里的固体废物疑似点位解译,监测范围占整个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50%。通过对比发现,遥感技术开展固体废物解译与核实所耗费的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1/5。
也就是说,采用遥感技术能够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准确核实固废点位经纬度、准确判断固废整治情况、准确下结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监管效率。
实际上,各地在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都传来了好消息。
如包头市,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市冶炼渣堆场、燃煤产物堆场、脱硫石膏堆场、尾矿库、其他固废堆场、煤炭料场、精铁粉料堆、被破坏场地等8类场地进行“回头看”监测,共筛查出场地1565块。
如中山市,搭上了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通过智慧环境卫星平台,通过遥感卫星影像光谱筛选出裸地,运用AI技术对数据、光谱、图像图层变化进行比对分析,然后锁定倾倒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线索和地域风险点。
如河北,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截至2020年4月,已经核实确认3386处垃圾乱堆乱放点,并且督促做好了清理和整治工作。
说起来,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底还发布了《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的方法、产品制作、质量控制等内容。而对秸秆焚烧的遥感监测,自2009年起夏秋两季都会进行每日遥感监测。
综上,在固废领域应用遥感技术,还是前途可期的。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