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专门对普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韩正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总结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发应用好普查成果,有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润秋指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普查工作于2017年至2019年开展,2020年6月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普查人员创新思路、扎实苦干、主动作为,圆满完成普查既定目标任务。
黄润秋强调,通过普查,查清了全国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和移动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掌握了各类源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等情况。健全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及信息数据库,形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一张图”,为建立和完善全国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提供了基础保障。
普查工作为加强污染源监管、重点地区监督帮扶、排污许可证核发、环境风险排查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撑,为完善环境统计制度提供重要借鉴,对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普查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
黄润秋要求,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将普查成果开发应用好,为“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支撑。要通过分析应用普查成果,归纳总结出规律和趋势,为“十四五”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基础依据,将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保政策要求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要深入挖掘普查数据价值,拓展普查成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推动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继续在依法依规保护好普查对象敏感信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统计改革,更好服务生态环境管理决策。要继续用好普查过程中培养锻炼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会议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在生态环境部机关设主会场,在省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设分会场。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联络员,生态环境部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普查工作办公室全体人员以及污染源普查有关技术支持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地方各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各级普查工作办公室有关人员在分会场参会。
原标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