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回收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14:56    作者: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陈丽荣

  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得到了发展,由个体作坊式为主逐步向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中国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领域的相关政策出台时间较短,且在不断改进之中,相关企业决策仍处于一个多阶段的博弈过程,尚未达到最终稳定均衡,因此政策的实施效果尚未完全显现,目前我国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回收市场发展仍较为缓慢。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总量增长缓慢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4-2018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逐年增长,增幅逐年下降。2018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气调节器、电脑的回收量约为16550万台,约合380万吨;2018年,废电视机和废电脑的回收价格相较于2017年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废洗衣机、废冰箱、废空调的回收价格相较于2017年有所上升。随着政策的完善,规划内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基本已全部进入市场,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的10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合计年处理能力达到1.61亿台(套)。根据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发展趋势,前瞻估算,2019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约为404万吨。
图表1:2014-2019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情况(单位:万吨,%)
(注:2019年数据为预测数据)
 
  据调查,目前电子废弃物回收主要有五种渠道:游动商贩上门收购,占60%。他们收购后一般卖到旧货市场或城乡结合部的废旧电子电器产品集散地;销售商“以旧换新”的收购形式,占20%;国有的社区回收站收购,仅占10%;分布在全市的旧货市场收购,占7%;搬家服务公司收购,占3%。
图表2: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各类渠道占比(单位:%)
  报废汽车回收率处于较低水平
 
  近年来,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6%),与发达国家的报废汽车回收率相比差距较大。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6亿辆,报废汽车回收数量为195万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为仅为0.75%。绝大多数报废汽车流入黑市回收,经过非法改造后直接在三、四线城市销售,或是地下拆解后“五大总成”等零部件直接翻新销售,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隐患。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及报废量规模较大,但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汽车数量较少。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为230万辆,同比增长15.3%,其中汽车195万辆,同比增长16.8%。
图表3:2015-2019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数量及汽车回收率变化情况(单位:万辆,%)
  拆船市场仍较为低迷
 
  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我国船舶淘汰报废的高峰期相对滞后,客船的报废周期为25年左右,货船报废周期为30-35年。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拆解用报废船舶来自进口。由于报废船舶的进口受世界航运市场景气度影响较大,因此我国船舶拆解量变化幅度较大。2017年,《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2019年是国家禁止废船进口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拆船协会会员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依旧延续2018年的低迷状态。
 
  据统计,2019年,各拆船企业成交各类废船175艘,共计约16万吨(约合15.75万轻吨),总成交轻吨量同比减少34.8%。其中运输船舶、特种船舶共43艘,共计13.5万轻吨。成交总贸易额约2.97亿元人民币。在2019年世界拆船五国拆船总量中,中国拆解总量占比(以轻吨计)仅为3.23%,列居第四位。
图表4:2019年我国船舶拆解情况分析(单位:艘,万吨,亿元,%)
  从船龄看,2019年拆船企业成交的运输船舶、特种船舶中,船龄在18年以内(含18年)的9艘,约占总成交量的20.9%,轻吨量约占船舶总轻吨量的7.7%,同比2018年成交国内外废船上涨6.5个百分点。从成交船型看,2019年拆船企业仍以拆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为主。其中,散货船(含杂货船)共6艘4.41万轻吨;集装箱船5艘1.04万轻吨;油船8艘0.97万轻吨;其他船型24艘6.02万轻吨。
图表5:2019年各类船型拆解情况(单位:万轻吨)
  原标题: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回收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