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1200多亿市场丢得只剩零头 报废汽车回收怎么就“迷”了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1年1月4日 15:15    作者:Leven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报废车停路边被催缴5.5万停车费#,元旦来上班的第一天就看到这个热搜,不得不感慨还是有很多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有缺失。当然,评论在车主和城管两方面之间横跳,2年多累计700多笔催缴单,也应该让更多车主警醒。
 
  目前,我国“僵尸车”数量仍很可观,如上述一般占用停车位这种公共资源的不在少数。
 
  “这种现象大多与车主对报废车‘残值’理解和对回收再利用的认知不充分有关。”
 
  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近3亿辆,但是报废汽车回收率连1%都不到。就目前报废汽车回收情况来看,客车回收量占比7成以上。即使如此,2019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价值也达到了120多亿元。
 
  粗略地以1%的回收比例计,1200多亿的市场丢得只剩零头。当然,这计算的是正规渠道报废数据,每年也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非正规渠道,或者直接遗弃,且不说收益如何,非法处置报废汽车的技术往往“简单粗暴”,其造成的环境损失,或更大。
 
  “报废车流入黑市,不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生命安全”,每一个都是值得正视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报废汽车回收和资源化处置问题。2020年商务部2号令,《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鲜出炉,经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同意,自9月1日起实施。
 
  社评,实施细则为“五大总成”松绑,将会成为影响机动车回收定价的关键因素。即,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过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五大总成”以外的零部件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此前表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已经有部分地区的报废汽车价格调整到了千元左右。显然,这为激发车主按正规流程报废汽车的主动性又添了一层动力。
 
  此外,关于报废机动车拆解的规范化操作,我国也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19),自2019年12月17日起已经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企业建设和拆解技术要求等内容,调整原标准技术要求较低或不完善的有关内容,删除原标准不适合行业发展的部分内容。
 
  如新增企业建设项目选址及产能要求、企业设施设备要求、拆解电动汽车相关要求,强化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环境保护要求等。
 
  在这样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虽然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全球4%-6%的平均线相差甚远,但也同样意味着发展空间。市场一致认为,新规新标准的出台将刺激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市场,吸引各路资金进入。
 
  较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我国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6月商务部公开的《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名单》已经有700多家。
 
  另外,根据“互联网+再生资源”纵横发展态势来看,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产业也将踏着“互联网+”、“新基建”的东风,向着智慧化、信息化、机械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如《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就提到过,要建立完整、规范、真实的管理台账。
 
  需要提醒的是,非法报废汽车的“违法成本”正在可见提升。如实施细则就明确,未取得资质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的,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写在最后:
 
  莫要让报废汽车占用公共资源,引起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也为了生命安全,为了生态安全,请慎重对待报废汽车,按规定及时进行合规报废。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