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三年,四川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将如何进行深度治理?2020年12月29日,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总体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1月26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德华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贾德华介绍,近年来,四川省大力推进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17—2019年在全省实施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三年来,全省累计实施污水垃圾项目1816个、投资887亿元,全省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2%、99.8%,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11.2和8.5个百分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水平和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但,形势在发生变化。
据介绍,随着四川省城镇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垃圾排放量也持续递增,处理能力的提升与城市化的进程不相匹配的问题开始显现。
与上一轮推进方案相比,本次三年行动的《方案》有什么特点?贾德华表示,《方案》进一步突出了污水收集体系建设、设施运行维护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
贾德华表示,“新三年”推进方案,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城镇生活污水方面——力争到2023年底,城市(县城)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所有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市政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更新及建制镇污水支线管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城乡生活垃圾方面——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60%以上,地级以上城市具备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在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都有哪些特别的处理措施?
对此,贾德华进行了解读。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工作。”贾德华说。
——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源废弃口罩单独收运处置工作。在全省城乡居民小区、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集中区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专用收集容器,集中收运处置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切实阻断病毒潜在传播途径。
——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整体联动,严格按照危废管理相关要求进行妥善处置,防止病毒交叉感染。
——全力保障城镇环卫保洁等正常运行,加大环卫清扫力度和频次,加强环境消杀工作,还城市一片洁净。
——对全省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污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进行充分消杀处理;
——组织专家小组和专业机构定期巡查定点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污水收纳情况,一旦发现排水管网破损、渗漏、错接和混接立即修复,防止污水渗漏或溢流。
——密切监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情况,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水质排放达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