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造纸行业全部以废纸为主要原料,年产量600多万吨,废水排放量位居嘉兴市工业行业第二,是工业污染深度削减的重点行业。
针对造纸行业废水存在排放量大、废水回用处理过程中容易形成离子累积的堵点、造纸污泥利用和处置效率低等问题,浙江大学牵头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嘉兴项目“平原河网地区污染源深度削减成套技术与综合示范”课题,集成了废水多级回用、污泥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再生使用等技术模式,创新研发了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
针对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课题组以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目标,提出制浆“零清水”、抄纸“零排放”的内部循环技术,研发出废水回用处理技术,集成内部水循环、白水分质回收和废水回用处理,构建出废水多级回用技术模式。
针对废水回用处理过程中离子累积的堵点问题,开发出污泥回流晶种介导深度脱钙技术,完美突破了以厌氧控钙、好氧除钙、深度脱钙为核心的降钙控钙关键技术,实现废水回用处理的长效稳定运行。
针对造纸污泥利用指向性不强的问题,课题组首次明确了污泥分类分质处置方法,研发出浆渣和斜网污泥再生造纸技术,提出再生造纸产能按纸产能的10%配置,实现浆渣和斜网污泥全部再生造纸;开发了粉煤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联合调理初沉污泥和其他污泥技术,调理后压滤污泥含水率在55%左右。
课题组系统集成废水厌氧产沼、沼气生物脱硫、沼气使用方式等工艺技术,形成造纸废水生物质能再生使用技术模式,建立设计工艺参数包,实现能源自给率≥100%,提升了造纸行业生物质能再生使用的系统性,实现废水处理系统能源自给并富余。
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年产200万吨造纸产能(约占嘉兴市造纸产能1/3)的废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
第三方监测数据表明,工程示范吨纸废水排放量在3.12~4.15m³,比建设前降低20%左右,且不到造纸行业国家最严排放标准限值的50%;废水处理系统能源自给率达到213~570%;
污泥再生造纸效益达到每万吨产能72万元;废水综合处理成本1.12~1.48元/m³,比现有技术降低43~57%,实现了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了废纸造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废纸造纸行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推动嘉兴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