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发布了《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报告---垃圾分类的法制化时代》。
报告着眼于中国生活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研究垃圾分类制度作为生活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破题良策,对既有垃圾管理模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生活垃圾管理各专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管理长效机制两个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机遇。
此外,报告也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模拟,对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展望,简要探讨了未来行业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会。
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是一个重要节点:
1、2019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速首次低于城镇化率增速
虽然城乡差异明显,如资金投入方面,县城垃圾处理资金投入远远小于城市;如垃圾产生特点,技术选择方面,运营模式,人才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但是生活垃圾无害化重心已经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2、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首次超过了填埋处理量
这也预示着,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调整。
我国用30年的时间赶上了发达国家130年的垃圾焚烧处理水平,与此同时规模扩张随着补贴退坡,以及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方向的探讨,也会明显降速。报告称,垃圾焚烧需要通过发电或供热、供冷实现能源生产和销售以降低成本,并开发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形成更强的国内外竞争力。
就技术领域看,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解气化工艺、生化处理技术等都将成为新固废法和垃圾分类大背景下的新一轮技术探索方向。
报告分析,目前来看,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作为行业核心指标已近天花板。垃圾分类,如果仅从政府、企业、个人一方或者两方上下功夫都会导致难度倍增。垃圾分类,仅从经济角度考虑还不能体现其价值。
报告认为,未来,垃圾分类政府主导模式终将走向全民参与,垃圾处理也将进入垃圾管理时代,智慧环卫服务成为主流,建立起垃圾收费新制度。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