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种养结合区域面源污染管控与强化生态净化集成技术,助力农业小流域系统自净“零排放”

分类:行业热点 > 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1年3月26日 10:40    作者:    文章来源:走进水专项

  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氮磷污染严重,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管控的主要压力。而单一的污染防治技术难以高效解决农业氮磷面源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由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望虞河项目“城郊面源污染管控与强化生态净化集成技术示范”课题,研发集成了人工湿地边界滤解技术、纳米复合材料深度除磷技术和独立式聚氨酯填料生态浮岛技术等技术应用,为农业种养结合区域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该成套集成技术中,人工湿地边界滤解技术在传统人工湿地构建上引入自来水厂混凝沉淀池污泥(废弃物资源化)和载铁陶粒,强化了人工湿地对面源废水中磷的去除能力;
 
  纳米复合材料深度除磷技术通过在渗透反应墙中添加新型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人工湿地出水磷酸根的末端把控能力;
 
  独立式聚氨酯填料生态浮岛技术,将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通过软性多孔填料(聚氨酯)挂膜的方式应用于小微水体生态治理,进一步快速高效地削减水体中的碳氮污染物。
 
  该成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出水总氮平均浓度由0.81 mg/L降到0.41 mg/L,总磷由0.24 mg/L降到0.14 mg/L,氮磷的削减率都达到40%以上。
 
  处理后的出水完全能够满足鱼虾水稻种养利用规范和水质提升要求,实现小流域系统内污水自净“零排放”。
 
  该技术在无锡市瑞可颐现代农业高新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内的应用示范,实现示范区近三百亩区域流域系统污水自净。构建了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板块,兼具科技创新、应用示范、科普教学等社会功能,支撑无锡市建设现代农业高新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的“百企建百园”的行动计划,不仅更好地保护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也为小流域种养结合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零排放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原标题:种养结合区域面源污染管控与强化生态净化集成技术,助力农业小流域系统自净“零排放”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