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众的认知不同,根据《京都议定书》引入的CDM(清洁发展机制)中,垃圾焚烧也被视为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方式。
国际 CDM 已经有了对于垃圾焚烧碳减排方面的计算方法,同时,CDM 执行理事会( EB) 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透明的和可操作的方法指南及相关工具。EB 中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的方法为 AM0025: 改变废弃物处理方式,避免有机废弃物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CCER机制,根据国际CDM方法学,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焚烧碳减排核算方法,一般使用CM-072-V01“多选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计算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同等数量的垃圾填埋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垃圾焚烧余热电量对应的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二者之间的温室气体当量差额。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垃圾焚烧厂本身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进行计算。一个年垃圾处理量按 800 t / d,年运行8 000 h 计算,年处理垃圾量为 26. 667 万 t的垃圾焚烧厂,每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达到11万吨左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品晶院士团队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吨垃圾净 CO2 排放量计,达166~212kg.生活垃圾中自含化石碳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最大,CO2 排放量为 257kg/t;因焚烧发电上网而获得的净减排量为 120kg/t;垃圾收运、辅助物料消耗及焚烧灰渣处理等引起的排放量总计为 27~45kg/t。
同时,在贮坑堆放期间,含水率高的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其后续处理耗电约占焚烧厂自用电的 19%,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达 7.7kg/t。
何品晶团队认为,只有通过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其可发电量,才可望实现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源向汇的转换.
而我国现在推行以干湿分离为主要方式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将有效降低生活垃圾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