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的通知》印发,明确到2025年,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培育50家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说起来,倒是与《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相得益彰。
发改委曾指出,我国目前大宗固废累计堆存量达600亿吨左右,年新增规模近30亿吨,主要类别的固废利用率仍然较低,资源化效率提升的需求迫在眉睫。为此,指导意见综合研判了近5年我国的发展阶段,对“十四五”时期的大宗固废利用发展进行了系统安排。
要求,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被重点提及。
发改委相关专家进一步指出,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举措。从“无废城市”建设角度来看,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尤其是其产能大、资源化率不足,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试点和全域推行的成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也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推动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重要体现,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具体举措。
不过,已经有部分省市在大宗固废处理方面先人一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宁夏,2020年前三个季度重点产业企业工业固废利用量同比增长50%以上,综合利用量则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北京,制定“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安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政策方面,《西安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方案(2020—2021年)》明确,2021年,西南片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西咸新区、高新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初具规模。
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要求打造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培育扶持一批带动性、示范性综合利用重点企业。
诸如此类,大宗固废处置产业迎来了又一波利好期。
业界分析,顶层设计的完善,将进一步激发大宗固废处置相关产业链上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活力,从前端降低成本,末端提高再生品附加值,拓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渠道。
显然,无论是培育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还是5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及50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都称得上是难得的机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