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许多进口固体废物质劣价低,加工利用中的污染排放严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洋垃圾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感染从业人员。
这些洋垃圾到底如何进入中国?这个产业链为什么会存在?中国的禁令将对主要垃圾来源国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
来源:环球时报、环保部
欧洲:“环保先锋”对禁令不满
“中国拒绝洋垃圾,德国每年100多万吨的垃圾该怎么办?”德国《柏林晨报》近日报道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进口国。经常有巨大的集装箱船满载废品抵达中国。尤其是来自美国、欧洲的洋垃圾。中国宣布严禁进口洋垃圾的消息一出,德国等欧洲回收业者都为之色变。
根据德国环境部的统计数据,仅2014年,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洋垃圾就高达112万吨,其中1225吨是危险的废物垃圾。另一个欧洲大国英国,出口中国的垃圾每年达150万吨到200万吨。英国媒体曾表示,垃圾当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被用作循环再生的原材料,而是在中国境内被非法倾倒。法国等西欧洲国家出口到中国的洋垃圾也不少。
《柏林晨报》称,中国进口欧洲洋垃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是世界工厂。满载着牛仔裤、冰箱和电视屏幕的巨大集装箱船离开中国港口出口欧洲,而回程却空荡荡的。“聪明”的商家就开始用空集装箱装洋垃圾运回中国。在他们看来,欧洲国家在浪费很多有用的原料。欧洲出口到中国的垃圾由此飞速增加。一条“洋垃圾出口链”早已形成:回收公司到当地垃圾公司以高于当地的价格收集各种垃圾,然后运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汉堡、比利时安特卫普,再从这些港口运往中国等国家。
柏林自由大学循环经济学者施瓦尔兹表示,许多西欧国家20多年来出口到中国的洋垃圾增加几十倍,甚至数百倍。其中,许多垃圾常常不被当成垃圾申报,而是作为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向外出口。出口商可避开高额税收,获得更多利润。
欧洲出口的洋垃圾主要有哪些?循环经济学者施瓦尔兹指出,一是电子垃圾,包括电脑、电视、手机、家用电器等。德国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欧洲每年生产的电子垃圾超过1000万吨,欧洲3/4的电子垃圾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欧盟要求电子产品生产者在2017年前必须自行回收出售产品的45%,但由于非法的电子垃圾交易很赚钱,欧洲的电子垃圾正规回收处理渠道根本敌不过非法贸易。
二是废旧金属。欧洲许多旧船被运到亚洲国家,然后在海滩被拆卸,当成钢铁垃圾出售。比如,一家印度公司从欧洲购买一艘远洋轮,转手在印度按废旧钢铁重新销售,就可挣到400万美元。
废塑料制品也是一大出口商品。数据显示,仅去年,中国就进口了730万吨废塑料制品,价值37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废塑料进口的56%。德国柏林废品咨询师奥利弗表示,德国超市回收的塑料瓶一半以上被运送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处理。这些废旧塑料瓶被处理后,制成合成粗呢毛衣,销售到欧洲。他估算,16个瓶子就可以做成一件毛衣,材料费用不到1欧元,而毛衣的价格则在50欧元以上。
欧洲出口的旧衣服也非常多。许多欧洲人每年都会把旧衣服、鞋帽等洗净,放入社区的回收箱里。德国环保部门估计,德国人每年捐出的旧衣服约80万吨。这些旧衣服本来是捐给各地穷人的,却被一些公司销售到非洲及亚洲国家。由于旧衣服回收利润很大,近年来,欧洲甚至出现“旧衣服黑手党”,街头出现数千个非法回收箱。他们把旧衣服收集后,转手卖给其他国家的贸易商,每吨可获得500欧元左右收入。
中国政府发布洋垃圾禁令后,欧洲数量惊人的垃圾的去处成了个大问题。在欧洲有数千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就是向中国出口洋垃圾。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全球性贸易团体——国际重复利用工业局表示,尽管该局支持中国推动废料质量提高,但禁令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以及环境都是“毁灭性的”。该组织向WTO写信指出上诉观点,并呼吁中国政府重新考虑禁令,探讨以其他方式保证进口废物的高质量标准。
施瓦尔兹认为,中国拒收洋垃圾。从长远看,对全球具有深远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垃圾循环政策,减少排放。为了解决根本问题,各国需进一步对整个供应链加以改进,减少垃圾。许多欧洲民众也支持中国拒绝洋垃圾的做法。在柏林一家中学担任教师的安内特说,直到现在中国要禁止洋垃圾,德国媒体才曝光原来欧洲出口了这么多有毒垃圾到中国。她认为,一直作为“环保先锋”的欧洲,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欧洲应为中国的环境污染负起一定责任。现在中国禁止洋垃圾,欧洲应该支持,而不是担心垃圾出口少了,没钱赚了。
美国:转战亚洲其他国家
美国是中国废弃塑料和废纸的主要来源国。根据美国废弃金属回收工业协会(ISRI)的统计,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56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中国还从美国进口19亿美元的废纸(共计1320万吨)和4.95亿美元的废塑料(142万吨)。
除了中国,美国的垃圾每年主要出口国家还包括加拿大(价值20亿美元)、韩国(10亿美元)、土耳其(9.3亿美元)、墨西哥(9.2亿美元)和印度(9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出口额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ISRI主席罗宾·维纳称,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都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中国禁止进口废料对回收行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罗宾·维纳在一份声明中称,“金属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第一环,我们为高附加值的生产提供着基础原料。每年美国有1/3的废旧金属出口到海外,而中国是我们最大的主顾。我们有15.5万个工作岗位直接和垃圾出口挂钩,贡献的税收总计达30亿美元。中国的进口禁令会直接冲击垃圾回收行业,许多回收企业将破产,失去数万个工作岗位。”
据悉,ISRI已经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美国商务部通报了这一禁令对全球回收行业的破坏性影响。
北美固废处理协会(SWANA)CEO大卫·比尔德曼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中方禁止进口相关垃圾,将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造成严峻挑战。SWANA也表示,他们已将中国的“洋垃圾”进口禁令对北美相关产业的影响写成一份书面报告,并提交美国商务部和贸易办公室方面审阅。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中国禁止进口部分“洋垃圾”,可使美国在国内保留更多原材料,而不是运向海外,这将可能刺激美国产生新一轮的国内加工投资,并在政治上具有吸引力,和特朗普总统提出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诉求是一致的。美国零废物协会的副总裁加里·利斯认为,美国可以借此调整可回收行业,调整城市规划,考虑税收抵免措施,重新开放那些关闭的工厂。
闭环基金(Closed Loop Fund)对外事务主管克罗克认为,美国不少涉及可回收行业的基础设施都是10年前建立的,有很多过时的设备需要更新。减少对中国等出口市场的依赖,将意味着要投资改善相关回收加工技术。但他乐观地认为,回收行业将会因此推动区域就业。
作为美国最大的垃圾回收公司,废物处理公司已经感受到中国禁令的严峻性。他们认为禁令主要影响塑料的出口。该公司负责人称:“对我们来说,中国的举动并不奇怪,我们今年早些时候已经看到了一些迹象。”他们认为,如果中国作为垃圾出口目的地的角色消失,那么国内的废塑料加工商就不会和中国厂商竞争,或许会获得更多业务。
对于密歇根的“皇家橡树回收”公司来说,他们早在18个月前就悄悄减少了出口中国的量,转而寻找其他的新兴国家,目前他们仅有1%的垃圾运往中国。该公司的副总裁埃德·马姆认为,禁令迫使他们重新评审垃圾回收项目,提高产品质量,比如,有的公司已开始从垃圾中提炼有用成分。同时,禁令也促使产业链中的各方加强沟通和协作,尽量减少污染。“否则这些垃圾将无容身之地。”
总体来看,美国已开始寻找新的塑料废料出口市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塑料废品出口在2017年的4个月里增长8.6%。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香港的发货量下降3.3%。美国塑料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加拿大,购买量削减43.7%。美国对印度的出口增长9.4%,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更大幅增加,尤其是越南(增加69.5%)、马来西亚(增加87.6%)和印尼(增加48.1%)。
加拿大:走私电子垃圾利润与毒品相当
加拿大垃圾焚烧处理率仅为10%,垃圾大量对外出口,主要目的国是非洲的尼日利亚、利比里亚,亚洲的中国、菲律宾、缅甸、印尼、印度等,甚至连邻国美国也经常在不经意间成为加拿大的垃圾出口国。
加拿大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大量向中国出口回收的旧服装,后来是废旧塑料,2005年以后则是电子垃圾后来居上,数量从最初的每年几十吨迅速上升到至少每年几百吨。有人曾经形容,走私进口电子垃圾的利润可以和毒品相比拟,却无需冒那样大的风险。
《环球时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浙江省的国营外贸公司工作,当时公司有个下属合作单位主业就是从加拿大进口废塑料(回收的饮料瓶),这些废塑料用集装箱从加拿大温哥华港运抵宁波,再送到当时蓬勃发展、嗷嗷待哺的小化工厂,制成当时销量极好的聚乙烯颗粒。
后来记者全家移民加拿大,妻子从事船务货运代理,几个骨干客户就是做垃圾出口生意的华人。和当初“倒废塑料”不同,如今一些倒腾洋垃圾的华人,主要经营的是电子垃圾,可从中提炼贵金属,但提炼过程很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其次是废报纸,主要用于国内中小型纸厂生产再生纸,但小纸厂在中国同样是污染大户。此外,废金属等也在做,但比例不大。
据了解,加拿大一些垃圾出口商为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无所不用其极。比如,为了“打秤”,他们在集装箱里夹带大量比重大的杂物,甚至故意不清除垃圾附带的污泥等杂质。此次新规出台前,中国对电子垃圾“非相关成分”的允许上限是总重量的1%,但前几年发生过中国口岸查获“非相关成分”超过25%的情况。由于近年来加拿大加大对垃圾出口的检查、限制,中国大口岸控制也越来越严,他们就在中国专门选择新港口、小港口入关等手段,试图蒙混过关。
此次中国首批禁止的是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物。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固体废物;2018年年底前,修订《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限定固体废物进口口岸,减少固体废物进口口岸数量;2019年年底前,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提高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等行为的处罚标准。
按照这个方案,加拿大对中国出口洋垃圾将受到很大限制,用当地海关人员的话说,“理论上除了已分拣的旧报纸,其他固体垃圾都很难再销往中国”。但加拿大“懂行”的人士提醒称,当地“垃圾大户”们都是老江湖,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李代桃僵”的方法继续铤而走险。
贯彻落实《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8月22日在京召开座谈会,贯彻落实《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实施方案》)。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坚决推进《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到位、落地见效,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李干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审议通过《改革实施方案》,国办7月印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任务,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的有力抓手,对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好《改革实施方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李干杰说,准确把握《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将其贯彻好、实施好、落实好的前提。《改革实施方案》突出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一是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适时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修订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二是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从固体废物进口审批、入境前检验检疫、通关查验、后期监管等多环节、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长效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开拓新的再生资源渠道;四是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提高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李干杰强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涉及面宽,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从目前固体废物进口形势看,要确保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压力仍然很大,形势不容乐观。从环境保护部开展的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情况看,企业违法比例高达60%。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狠抓任务落实。
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充分利用打击环境违法专项行动成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企业违法信息,注销或撤销一批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抓紧出台《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完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制度。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进一步加强监管,重点查处倒证等违法行为,完善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部门联动的监管合力。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
二是保持执法高压态势。适时提请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等行为的处罚标准。巩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成效,加强巡查,对被责令停产整治后拒不停产或者擅自恢复生产的,以及停产整治决定解除后、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及时报请责令停业、关闭。组织开展“飞行检查”,依法从重从快处理违法企业并启动“一案双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是保障平稳有序推进。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和行业,综合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行业转型期间工作预案,做好保障相关从业人员再就业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政策调整改革顺利进行。
四是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全面准确宣传《改革实施方案》出台的重大意义,深度解读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引导各地有效落实改革措施。采取伴随式报道等方式,深入宣传我国在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打击洋垃圾走私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加大对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彰显打击违法行为的坚强决心,创造良好执法环境。宣传加强国内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和垃圾分类、持续提升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等工作成效,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7个省(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8个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涉及固体废物进口的22个省(区、市)环境保护厅(局)负责同志、环境保护部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 中国环联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