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推荐 | 刘建国教授团队: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得失及其对中国的镜鉴

分类:环联生态 > 专家专栏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3日 9:08    作者:固废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固废观察公众号



本文亮点

在综述了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开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分类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原因,指出了废物出口导向下发达国家垃圾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我国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开展垃圾分类提出了建议。



内容简介及结论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46个重点城市已逐步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取得一定成效。综述了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4个发达国家开展垃圾分类的历程,从各自推行垃圾分类的背景、法律法规、主要理念及举措、分类处理方式、取得的成效等角度总结归纳了发达国家开展垃圾分类的经验,分析了不同国家选择不同的分类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原因,指出废物出口导向下发达国家垃圾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开展垃圾分类,应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按照各地垃圾产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规章制度,选择合理的分类方式和处理方式,明晰各环节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平台,形成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中国模式。



图文导读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进程
  • 日本:政府主导下的源头精细分类

  • 德国:政府与企业责任分担的市场化运作

  • 美国:源头粗分基础上的政府购买服务

  • 新加坡:城市固废统筹管理与集约化处理


发达国家及中国的政策对比和得失分析
  • 处理方式的选择

      发达国家基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土地资源情况和政策理念原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选择了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

  • 分类标准的制定

      发达国家开展垃圾分类至今,已经各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标准。其中,日本分类标准最为细致,基本对每一细分类下的可回收物都进行单独的回收处置。美国的分类标准最为宽松,可回收物基本依靠后续环节的二次分拣进行分类回收。德国的分类标准介于两者之间,对一部分产量较大的可回收物进行专门的回收如废纸、废玻璃等。分类的精细程度对对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具有显著影响。

  • 废物的出口转移

长期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将国内产生的大量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出口至发展中国家,其为出口支付的费用远低于将垃圾在国内进行处理的费用。因此,在部分低值可回收物的处理和利用方面,发达国家并未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再利用体系,而是通过废物出口的方式将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既减少了本国的资金投入,又减轻了本国的环境压力。

      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发达国家进口废纸、塑料等作为生产原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废物进口国。但是,随着生态文明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同时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禁止洋垃圾入境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对发达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产生了冲击,对中国自身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也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不管是出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立场,还是基于当前国际社会上对于废物出口的态度,中国都不会采取大量出口废物的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环境压力。因此,中国需要在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下,探索区域统筹、产业链接、行业协同的可回收物再生利用新模式。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对中国的镜鉴
  • 立法因地制宜,注重阶段性和可行性

  • 引入市场机制,保障系统长效运行

  • 明晰各方责任,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

  • 发挥后发优势,构建智能化监管平台

原文:尚奕萱, 梁立军, 刘建国.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得失及其对中国的镜鉴[J].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9(3): 1-11.


来源 | 环境卫生工程
作者 | 尚奕萱, 梁立军, 刘建国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