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数据说话 | 上海垃圾分类,对焚烧厂利弊分析

分类:固废观察    发布时间:2021年8月9日 9:16    作者:固废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固废观察公众号


01


分类后,上海某焚烧厂二噁英减排90%



2020年6月29日举行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透露,上海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如今已从2018年的15%倍增到90%,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三增一减”趋势明显。


以6月上半月为例,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三类生活垃圾的回收量或分出量明显增加:可回收物回收量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为同比增长38.52%。


6月上半月,上海干垃圾处置量为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


截至5月,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5%。


以浦东黎明湿垃圾厂为例,湿垃圾产沼量从50立方米/吨提升到80立方米/吨,产沼发电量达140千瓦时/吨以上。


同时,上海的人居环境也因垃圾分类而越来越好。以某焚烧厂为例,垃圾分类后二噁英监测浓度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又下降约90%。



02


热值、吨发提升,渗滤液减少



北京市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上海市几个垃圾焚烧厂,进行了垃圾分类对焚烧影响的调研。


有利影响:

1,入厂生活垃圾热值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有限。进入该垃圾焚烧厂的生活垃圾热值较之前提高400~500 kJ/kg,吨垃圾发电量提升 24~30 kW·h。


2,焚烧厂锅炉机组运行稳定性提高,故障停炉次数减少,锅炉机组使用寿命延长。主要是通过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中塑料、橡胶、金属包装、电池等进行分类回收利用,焚烧垃圾成分简单,燃烧就会稳定。


3,气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烟气处理成本降低。烟气中重金属含量、气态污染物排放量有减少趋势;处理时需要的熟石灰、活性炭、液碱等消耗量也会降低,节约生产成本。


4、渗滤液产生量将减少 1/3~1/2。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减少,可以降低焚烧厂的渗滤液处置成本,直接表现为水处理药剂和厂用电消耗减 少,


5,垃圾焚烧后固态产物减少。进入垃圾焚烧厂垃圾中无机物含量较之前大幅降低,从而导致垃圾焚烧后炉渣、飞灰产生量较之前有减少趋势。


不利影响:

1、入厂生活垃圾总量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有限,目前进入垃圾焚烧厂的垃圾量较分类前减少约 5%~10%。


降低程度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市现有湿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分出去的湿垃圾,部分又回到了垃圾焚烧设施处理;同时,生活垃圾收集效率提高,原来散落至其他非法渠道的垃圾,重新回归了官方渠道;


2、进入垃圾焚烧厂垃圾的热值较之前有所提高,焚烧炉运行过程中炉膛温度升高,生成氮氧化物的浓度有所增加;


3、炉排运行温度较高、炉墙会出现超温现象,有可能影响焚烧炉安全运行;


4、焚烧炉在运行过程中,炉膛的温度大多都保持在1000 ℃以上,而焰心处的温度更高,已达到烟气中飞灰的熔融温度,飞灰出现软化现象,垃圾焚烧炉将出现结焦积灰现象,严重时会影响焚烧炉安全运行。


5、热值提高、含水率降低、金属含量减少等。从而导致锅炉出口的烟气参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对实际工况的烟气参数进行设计校核,核算净化工艺以及设备选型能否满足新工况条件下的排放要求。垃圾分类后锅炉出口烟气会存在污染物浓度高、峰值波动超标问题。


03


热效率提



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相关调研报告。

1、燃料热值提高,出力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后,干垃圾可燃部分( 收到基碳和收到基氢) 增加,灰分和水分减少,干垃圾的热值大幅度提高,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从6280 kJ/kg 上升到 11350 kJ/kg,增加了5070 kJ/ kg。同时垃圾的可燃物挥发分也有很大提高,使垃圾焚烧更容易着火、燃烧更充分。

由于燃料热值的提高,使焚烧炉的燃烧温度、燃烧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蒸发量从 65850kg/h 提高到了69070kg/h,增加3220kg/h,约5个百分点。

2、热效率提高
垃圾分类后,垃圾焚烧炉总的热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 79.13%提高到了82.79%.

3、减少尾部受热面酸腐蚀
垃圾分类后,垃圾焚烧炉排烟温度从 178.9 ℃提高到 203.1℃,使尾部烟气温度远离了烟气酸露点,减少了尾部受热面的腐蚀,也减少了尾部受热面管束上的结灰,使换热更充分。

来源 | 清气团智库
作者 | 晏磊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