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发展的比较快,尤其在废水处理,特别是水资源再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膜产业是我国环保领域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膜产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增强意识”到“积极推进发展”再到“加强设备技术应用全体系建设”的变化。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生水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明确的污水资源化利用要求。本文将对国家层面、地方层面核电政策的重点内容及发展目标进行深度解读。
1、政策历程图
膜产业是我国环保领域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膜产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增强意识”到“积极推进发展”再到“加强设备技术应用全体系建设”的变化。
图表1:中国国民经济规划-膜产业政策的演变

2、国家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国家层面膜产业政策汇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膜产业的日益重视,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膜材料及陶瓷膜应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如科技部《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三个重点方向,其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被列入关键性战略材料。
图表2:截至2021年5月国家层面有关膜产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一)

图表3:截至2021年5月国家层面有关膜产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二)
图表4:截至2021年5月国家层面有关膜产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三)

——污水处理政策解读
在中国,因为水的问题比较严峻,因而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发展的比较快,尤其在废水处理,特别是水资源再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十四五”时期,污水处理的主基调已经有所变化,从“增量建设为主”逐步转向了“系统提质增效与结构调整优化并重”,要提升存量、做优增量,建设高质量城镇污水处理体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为水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家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力水平。
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改造利用,预计全国再生水生产能力将达到1.5亿吨/日,需新增1.1亿吨/日,总投资需1000亿元左右。
随着膜处理等技术市场的应用渗透率走高,五年内,膜工艺投资空间达1100亿元。
图表5:2020-2025年中国污水处理发展目标

——国家层面膜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在《中国制造2025》中把膜产品作为关键材料的发展重点,提出到2025年水处理膜材料的成本下降20%以上,特种分离膜和气体分离膜能耗下降20%,以分离膜材料为核心的分离装备成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的主要分离手段,分效率提高30%,国产化率将超过50%。
图表6:2020-2025年中国膜产业发展目标

3、各省市层面的政策汇总及解读
——31省市膜产业政策汇总
高性能膜材料是支撑水资源、能源、传统工业升级改造、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目前,中国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处理领域,占膜市场的85%。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刺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需求。
目前,我国现有及规划污水处理大多分布在沿海省份,我国将持续加强环保领域建设,各省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和山东省,在“十三五”、“十四五”时期发布了加强水处理相关的支持性政策。
图表7:中国各省份膜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一)

图表8:中国各省份膜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二)

图表9:中国各省份膜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三)

——31省市膜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省市提出了膜产业相关的发展目标。其中,北京、浙江省均提出了1-2年污水处理率达96%以上,其他省市虽未提出污水处理率目标,但也提出了水处理的目标或规划:
原标题:重磅!2021年中国及31省市膜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