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可烂”“不可烂” 走心标准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习惯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17年9月11日 11:34    作者: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蒋立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早晨八点,垃圾分拣员周建秋开着垃圾清运车来到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各户门口,她熟练的将会烂和不会烂的垃圾分装到清运车的相应分隔区内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这是记者近日在“标准浙江行”媒体采访活动中看到的一幕。

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的垃圾清运员正在工作

周建秋既是一名垃圾清运员,又是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的一位村民,村子里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由她挨家挨户清运。每户村民只需将每天的垃圾投放到自家门口写着“可烂”与“不可烂”的分类垃圾桶中。

2016年12月,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在最早实践该项垃圾分类方式的金东区,“会烂”和“不会烂”两大标准已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了每个村民的生活习惯。

定标准 “会烂”“不会烂”模式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金东区的垃圾分类标准的形成,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过往的经验可以借鉴。2014年,金东区从垃圾分类的源头根本问题入手,研究怎么分类才能让老百姓会分类、愿意分类。

“仔细研究了农村的生活特色和农民的生活习惯,我们垃圾分类标准定为可烂、不可烂的,后道再分为好卖、不好卖由清运员做二次分拣。”在金东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副主任王瑞良看来,农村垃圾分类一定要能让农民易懂易行,这样的分类标准虽然不尽准确,但符合实际。

分类的同时,金东区也对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有效探索。垃圾能不能当废品卖也是老百姓特别容易理解的垃圾分类方式。在金东区,保洁员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时,对会烂垃圾就地处理,不会烂垃圾集中外运。废纸、金属制品这些可卖的垃圾则由农户自行回收,电池、建筑垃圾另行处理。可堆肥垃圾进行阳光房堆肥处理,堆肥后,由农业合作社负责用于还田增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这些源头减量、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最终都被提炼成了标准。

2016年11月28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首次发布。这个来自于金东实践的《规范》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垃圾分类操作、垃圾分类处置、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推标准 垃圾分类成为了村民的生活习惯

统一的标准有了,怎样让标准发挥更大的作用?金东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

金东区澧浦镇锁园村是金华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如今,锁园村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垃圾分类示范村。走进锁园村,整洁的村道、交错的园艺植物,让人感觉走进了一座生态公园。不同于一般的村子,在锁园村,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摆放着一个标准化的垃圾桶,每个垃圾桶除了注明“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之外,还写有户主的姓名。

垃圾桶写名字,也是金东区推动垃圾分类的重要法宝。各村每月都要评选垃圾分类先进户、促进户,结果在村公开栏公布。“村民要面子,大家你追我赶,争着当先进。”锁园村村书记严红星说,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营造了全民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在六角塘村同样是房前屋后都干净整洁,因为苍蝇蚊子少,不少农户家里甚至连纱窗都没有装。“一开始是觉得有点麻烦,但时间长了,发现其实很简单,也就习惯了。”村民吴春梅说,垃圾分类后村里环境变好了,很多来做客的亲戚都夸六角塘村干净,这让她感觉很骄傲。吴春梅还向记者展示了村里专门的垃圾分类微信群,“有分不清楚的时候群里问下,很快就会有人回复指导,很方便。”

王瑞良向记者介绍,妇女是垃圾分类的主力,中小学也是重点对象,针对这两大群体,区妇联、教育局、团委等部门都开展了系列活动,发放宣传围裙9万多条、倡议书和宣传折页13万多份,还开展了“美丽家庭”创建活动等。这些,都让垃圾分类工作在金东区得到了扎实推进。

更统一 “浙江标准”即将出台

尽管金华市对农村垃圾分类的探索成果填补了国内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的空白。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地域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情况,农村垃圾分类仍然存在一些待解的困难,需要不断实践和努力创新。

令人欣喜的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很快就要有统一的“浙江标准”了。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了解到,浙江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即将出台,该省标的征求意见稿已于7月31日对外发布。

该省级标准中,细化了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标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模式,同时明确了各牵头单位及各参与方的职责。可有效促进完善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蒋立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