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六安市“453”高质量推进秸秆产业化利用助力大气质量改善

分类:行业热点 > 大气防治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 9:03    作者:    文章来源:六安市局办公室

  今年以来,六安市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升。截至11月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1%;完成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建设22个,完成率115.79%;完成秸秆产业化利用量29.29万吨,完成率112.74%。完成秸秆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罐8500立方米,贮气柜3300立方米,秸秆收集、处理、发电等配套设施,运行后,年利用秸秆1.5万吨,年产沼气310万方,发电约331万度,项目总投资3045万元。
 
  一是部署“四步”,推进建设高效化。及时成立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落实目标任务立即分解下达至各县区、各乡镇以及市场主体;制订印发《六安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程序,印发《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从秸秆标准化收储体系,秸秆利用等方面对建设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在项目建设重要节点对各县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督导、加强调度,推动该项民生工程高效化实施。
 
  二是探索“五化”,建立循环新格局。围绕市场主体,不断探索秸秆原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新途径,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建立布局合理、多元发展和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格局。通过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保障项目建设持续发挥效益;释放政策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走向市场化;全力培育规模化利用市场主体,解决秸秆去向问题;构建秸秆收储建设,解决原料来源问题;强化秸秆产业化利用方面宣传,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是促进“三效”,实现利用多维化。实施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提升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利用多维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一方面,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利用等项目相结合实施,为企业增加收益,创税1232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6863万元;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户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就业人数1331人。同时,通过生产生物质燃料替代,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改善了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原标题:六安市“453”高质量推进秸秆产业化利用助力大气质量改善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