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
12月22日,发改委在网站上公开全文。(可见附件)
规划表示,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支撑水平显著提升,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建立,生态调查监测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管护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生态灾害防控能力稳步增强。
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和短板,要求到2025年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 100 项,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 0.9‰、2‰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8.2‰以下,人工增雨雪率提高到 12%-15%。
到2035年,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200-300项,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 0.8‰、2‰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7.2‰左右,人工增雨雪率稳定在12%-15%。
为此,规划提出了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高自然生态监测监管水平、切实增强森林草原等重点生态资源保护能力、逐步提升生态气象保障能力几大重点任务。

相关资料下载: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pdf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