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考点”→多方位协同管控

分类:行业热点 > 大气防治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1日 8:38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扬尘,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具有点多、面广、易反复、难管理的特点。一般来说,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有煤炭、道路浮土、裸露地面、绿化超高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集中在建筑工地和道路两个场景。
 
  现阶段,建筑工地扬尘被认为是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原因在于:一,施工作业过程中,如不采取降尘措施,会直接产生大量扬尘并逸散到工地以外;二,工地驶出车辆所携带的泥土、洒落的渣土等,会成为道路扬尘及其他扬尘的源头。
 
  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各省市纷纷出台行动方案。如浙江丽水,将于2022年3月1日施行《丽水市扬尘污染防治规定》,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担责的原则;广西南宁已于1月1日施行《南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其中,施工工地“六个100%”要求一再被提及,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及土方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施工场地应:在边界设置硬质围挡,对出入口、主要道路、加工区等进行硬化处理,并辅以洒水或者喷淋等有效防尘措施;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和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并与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配备满足防尘要求的洒水车、雾炮机或者其他喷淋设备等。
 
  这充分说明,要想治理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不仅是“洒洒水”那么简单,更要实现工地设施、车辆及路面多方位协同管控,还包括监测网络布局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土石方、建筑垃圾、水泥等运输车辆的监管,已成为各地防治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普遍要求,采取密闭运输或者覆盖等其他防止物料遗撒的措施、冲洗干净后才可驶出作业场所等。
 
  另外,受现实工况影响,扬尘监测方式正由“固定点位”转向“固定+巡航”模式。一方面,利用固定点位实现网格化布局,可实时上传数据,减少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安装固定式监测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遮挡物、高度等,巡航车刚好可以弥补其存在的监测空缺。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扬尘污染防治不断朝精细化方向发展,数据会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