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环保行业正将污水管网问题重新推到风口浪尖。此前召开的两会中,多位代表提出有关污水管网建设工作的建议,有关证券商的环保行业报中,也提出管网问题在污水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污水收集率或能成为水环境提升的着力点等。
先来梳理一下今年以来有关管网工作的发展历程。
1月28日,住建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2月10日,《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公开印发。文件要求,我国三年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
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进一步表示,2023年底前,要完成长江、黄河、淮河等七个重要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海湾排污口排查;2025年底前,完成七个流域、近岸海域范围内所有排污口排查;建成法规体系比较完备、技术体系比较科学、管理体系比较高效的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管网工作,从提高漏损到提升水质,再到流域水环境提升,正逐步深化与全面化。
污水管网,正在悄悄酝酿着环保的关注力量,准备惊艳更多人。
从此前公开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明确,未来将继续加快管网更新改造的步伐,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此前建议,要以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和修复力度为抓手,加快补齐设施短板你,提升污水收集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广低碳环保的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降低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探索“建管一体”的排水管网治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等。
“污水收集率提升,将成为“十四五”污水治理的新驱动力”,有关证券在类似方向的预判就来了。污水管网设施建设作为城镇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当前污水处理能力提升中,除了将重心放在污水处理厂上,向污水收集管网要提升空间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此前云南省披露了相关数据,全省24个明确了污水收集率的城市中,18个污水集中收集率低于50%,部分城市不足20%。从各地参差的污水收集能力与污水处理能力,也能够对污水收集的现状有一番粗略的了解。
还记得去年年末,财政部提前下大了2022年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的预算,累计发放资金88.8亿元。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污水管网建设成为重要的环保工作来做,也似乎是在意料之内。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