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京主持召开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法律实施主管部门落实环境保护法情况的汇报。本次全国人大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的职责是什么?会议透露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哪些信号?会对企业在面对环保督察时造成什么影响?
近日,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3月23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北省动员会在石家庄召开。3月25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会在南京召开。3月2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动员会在呼和浩特召开。3月25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西藏自治区动员会在拉萨召开。 3月2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动员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检查组要坚持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执法检查,突出法律关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污染防治的制度措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制度措施、政府法定职责的落实情况,确保法律规定的重要制度、措施、责任落实见效。
检查组要注重全面系统理解法律、实施法律,对照法律规定逐条逐项检查法律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法定职责是否切实履行、法律责任是否严格追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跟踪监督整改,推动在法治轨道上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建设美丽中国。
人大环保法执法检查会议上,多个国家部委汇报了有关环境保护法工作落实情况,从中我们看到了“十三五”期间环保法执法重点,同时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十四五”环保工作落实阶段的重要任务及环保法执行重点。 生态环境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配合制修订25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年度环境状况报告、排污许可等主要法律制度措施落实,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强化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加强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加快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十三五”期间制修订673项,数量为历次五年规划期之最。
落实污染防治制度,依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6年至2021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87.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28.6%,降至30微克/立方米。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实施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地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实现固体废物进口清零目标,累计减少进口固体废物1亿吨。
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责任,清理整顿常年累积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64.1万个,关停取缔污染严重单位2万余家。2015年至2021年,全国依法适用按日连续罚款案4478件,罚款金额约44.8亿元;适用查封、扣押案9.1万余件;适用限产、停产案近3万件;移送行政拘留案3.4万余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1.4万余件;这5类案件共计17万余件。
国家发改委:强化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2016年以来,累计退出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4.5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4万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十三五”期间,累计节能6.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4亿吨。2021年比2012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4%。
完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重点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3700亿元,支持各地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环境保护法对工业领域的新要求,加强工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发布《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七大领域21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落实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持续优化工业布局;培育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 “十三五”期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56.6%。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加快提升工业能效。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组织钢铁企业、水泥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指导强化秋冬季攻坚工作。
聚焦重点流域推进工业节水减污。 大力推动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2021年同比下降7%。制定实施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沿江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升级。
扎实推进重点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面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出台相关名录目录,形成淘汰落后和鼓励先进的政策合力。
发改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重申“双碳“工作及产业升级转型,绿色制造的重要性,可见在“十四五”战略中,“双碳”工作及产业升级转型势必将成为环境保护这一大方向下的重点工作领域,对重污染企业、重点行业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也会加快速度。
河北是我国工业大省、钢铁大省,肩负重要大气防治、产能减压任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督查中率先铺开各地动员会,石家庄、承德、保定、沧州、衡水、廊坊等地纷纷响应,为确保督查工作稳步推进,23号开始,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正式入驻河北,并公布了举报地址及电话。

1、依法推进边督边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要求,有关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应把握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严禁为应付督察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以及“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2、严禁“滥问责”
在督察进驻过程中,各地既要严格按照“严肃、精准、有效”的原则,实事求是,通过必要的问责切实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避免以问责代替整改以及乱问责、滥问责、简单化问责等行为。
人大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的成立及中央环保督查组正式入驻明确体现了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双碳”工作落实的重视程度,在今年的河北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将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将走上历史的主舞台,各企业需要尽快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绿色、智能才是未来5年的发展之路。
来源 | 生态环境部 河北生态环境厅 惠州环保 羽白网 环保365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