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环办科财函〔2021〕607号)(以下简称“目录”)。为便于各相关方使用目录,我会编制了目录典型应用案例,将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所有案例均来自目录入选技术的申报材料,案例内容经业主单位和申报单位盖章确认。
技术名称
窄脉冲放电除臭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上海第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艺路线
低浓度恶臭气体经预处理后,进入纳秒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区和反应区净化后排放。
主要技术指标
治理后臭气浓度(无量纲)≤1000。
技术特点
利用窄脉冲放电技术产生高密度、高粒子能量等离子体,提高臭气处理效率。
适用范围
低浓度恶臭废气治理。
案例名称
东营市卫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高功率窄脉冲VOCs及恶臭废气治理工程
业主单位
东营市卫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
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山东省东营市。
工程规模:5000m3/h处理风量。
污染物特征:恶臭气味并含有细菌病毒。
投运时间:2018年3月。
验收情况:合格。
工艺流程
首先对恶臭废气的异物和颗粒物进行过滤,将颗粒物控制在20mg/m3以下;然后气体通过10MW~12MW高功率窄脉冲放电设备将臭气、异味和VOCs分子进行断键除臭;废气最后进入触媒反应器,放电产生·OH、O和O3等氧化剂,与污染物质发生进一步触媒反应,处理后的排放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水、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治理后臭气浓度(无量纲)≤1000,满足上海市《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1025-201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1/933-2015)的相关要求。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氧化触媒系统废气温度<70℃。
投资费用
设备本体投资费用80万元。
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约33万元。
原标题: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入选技术案例 | (19)窄脉冲放电除臭技术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