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环卫一体化PPP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首期试点包括(1)市本级项目、(2)黄埔区九龙镇、(3)从化区两镇一街三个区域。该项目首次提出“水陆一体化”概念,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和南派特点,是继“城乡一体化”后环卫领域出现的又一大划时代模式创新。

由广州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广州市市本级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试点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办公会议审查,标志着该项目发起阶段工作宣告完成,已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PPP项目初步实施方案”编制阶段。
广州市环卫一体化PPP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首期试点包括(1)市本级项目、(2)黄埔区九龙镇、(3)从化区两镇一街三个区域,作为全市环卫一体化PPP模式的先行试点。通过选择具有专业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参与“路面清扫保洁、水域清捞收运、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收运、压缩站及公厕管养”等环卫工作,全面提高试点区域的环卫管理水平和分类收集效果,同时以点带面,为其他区域推行环卫一体化PPP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后续广州市下一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据悉,广州市本级环卫一体化项目采用“水陆一体化”作业模式,将内环路及其放射线和珠江广州航道整体打包,作为广州市本级环卫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包括124公里的主干道机械清扫和158公里的珠江航道保洁。“水陆一体化”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和南派特点,是继“城乡一体化”后,环卫领域出现的又一大划时代模式创新。
PPP模式当下在环卫领域风头无二,遍地开花,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却进展迟缓,目前仅有北京市两个区实施了环卫PPP模式。此次广州市之所以在环卫领域选择实施PPP模式,目的在于打破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环卫市场化”现实困境。
据了解,传统的环卫市场化运作,以政府购买形式请社会企业参与环卫工作。由于类似的运作通常采用招投标中“价低者得”原则,导致中标单位为保障利润压榨环卫投入,甚至出现压缩环卫工人收入的情形。此情况曾导致广州2012年底至2013年初部分区出现环卫工人停工环卫工作停滞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行政区将环卫工作重新收归政府统筹市场化受阻的现象。
来源:环境司南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