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9月起中国禁止进口4大类型24种 “洋垃圾”,包括生活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钒渣、废弃纺织材料。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废料回收生意的主要“参与者”如今是怎么处理这些洋垃圾的?
来源:固废家园
详细内容,请看视频:
中国香港是主要的废料中转港口。从欧美国家、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废弃垃圾在香港入关,其中大部分被出口到中国大陆,剩余一小部分被运往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在2016年前8个月,中国香港是大陆最大的废弃品出口商,26.7%的废品从香港入关。当地的废品也被送往大陆处理。
禁令颁出后,中国香港回收商处在一个尴尬处境:成吨的废弃废纸堆积在港口,载满废品的船只无法起航。回收站门外的牌子上,废纸的价格一路走低,城市里年老的拾荒者面临生存难题。更严肃的是,中国香港暂时没有能力就地解决这些废品。
相关报道视频:
尽管倒卖废品的行业起源已久,但当地回收行业仍处在低端水平。在整个收集材料、运输、分类、包装、再造和出口的回收产业链中,香港长期扮演着供给者和中转者的身份,本地愿意花钱投资机器进行分拣再造的只有少数。

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曾是中国进口垃圾的主要出口商。欧洲塑料回收协会主席表示,他支持中国为环保做出的决定,但目前的情况确实有些棘手。

如今欧洲回收市场充斥着大量低质量的废弃塑料——这些原本都被卖给了中国。如何处置这些并不符合欧洲回收标准的塑料成为了他们的难题。人们急需新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回收质量,增强回收能力。
美国CNN新闻网站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几十年来,船运集装箱装载着美国的废弃物运送到中国回收利用,这桩每年50亿美元的生意,如今却面对衰落的风险。在美国,约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

日本关东的废纸批发商则向路透社表示,他们9月没有收到中国进口商的合同,这是历年来第一次。如今,出口商们正在欧洲、东南亚寻找新的市场。
来源:固废观察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