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头部企业业绩普降,光大环境半年报信号

分类:固废观察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9日 11:01    作者:固废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固废观察公众号

▼图片来源:百度
 
出现这一情况,直接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但长期来看还是由于垃圾焚烧市场的日渐收窄,城镇污水处理率也接近饱和,传统增量市场放缓已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光大环境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一是由投资驱动转为运营拉动,二是积极拓展餐厨厨余、垃圾分类等协同业务,三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四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

作为环保产业体量最大的公司,光大环境对于市场冷暖的敏感度无疑也最高。环保市场的一个细微变化,反映到它的身上可能就是一个大的阵痛。而光大环境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做出的变革,对于其他环保公司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

营收下降19%,净利润下降近28%

营收同比下降19%,净利润同比下降近28%,这样“双降”的场面,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在光大环境身上了。

对比去年,2021年上半年光大环境的成绩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增长29%,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增长28%,每股基本盈利也增长了28%。

从去年的+44%,到今年的-19%,一年之间,光大环境的营收增速下降了63个百分点。

去年,由于业绩出色,光大环境还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位列第283位,成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环境企业。

而今年,光大环境虽然依然入选了这份榜单,但排名已经从第283位下降到301位,下滑了18

▼图片来源:《财富》
 
再看去年全年的业绩,光大环境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98.95亿港元,同比增长16.2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8.04亿港元,同比增长13.10%,基本每股收益为1.11港元。  

虽然增速比半年报的时候有所收窄,但也能保持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

还有前年的半年报,2020年8月13日,当时还叫“光大国际”的公司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贸易冲突等因素的冲击,但公司还是实现营收增长13%,净利润增长15%的好成绩。

回顾过去两年的半年报,光大环境都能保持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四十几的营收增速,而今年则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速。

是不是市场的整体大环境都不好?也不一定。横向对比其他环保公司,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还是有近七成的企业实现了营收增长,中环环保、节能国祯、恒誉环保、旺能环境、海天股份等都实现了业绩和净利“双升”。

▼标红色的是数据增长的环保企业。图片来源:全联环境商会
 
可见,虽然环保市场整体不太景气,但也有许多环保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业绩和净利润的逆势增长。
2

垃圾焚烧市场饱和了 

光大环境半年报业绩为何首次下滑?短期原因肯定与疫情有关

以它的附属公司——光大绿色环保为例,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不低于40%。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受国内疫情影响,相关地区管控措施使得生物质综合利用板块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危废及固废板块需求疲弱及处理单价持续下降所致。

而这也是很多其他环保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共同原因。正和生态就表示,2022年初公司主要市场区域深圳、上海、河北和北京先后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招投标活动明显受阻,项目挂网、投标、审批手续等耗时延长。同时,由于差旅受限,对公司重点区域的市场推广活动有显著的影响。

不过,光大环境也没有把业绩的下滑单纯归结到疫情身上,而是看到了更长期的变量。

据公司管理层介绍,建造收益下降不完全是疫情因素导致。目前,全国垃圾焚烧发电产能已出现局部过剩,国内城镇污水处理率也已接近饱和,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持续高速增长必将难以为继。

传统市场的萎缩,在光大环境的核心业务——垃圾焚烧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据《环保圈》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开标26个垃圾焚烧项目(新建),处理规模合计达到2.01万吨/日,投资额合计127.29亿元。

而在2019年上半年的时候,全国新增项目还是47个,处理规模合计5.59万吨/日。4年之间,新增项目个数和处理规模同比分别下降了45%64%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及各地方政府采购网、环保圈、环卫科技网

新订单释放速度放缓,再加上国补退坡等的影响,使得垃圾焚烧企业不得不开展“花式自救”。

以协同处置为例,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有关垃圾焚烧项目协同处置/技改掺烧其他垃圾的事件多达24,其中涉及餐厨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共计10个,涉及污泥协同处置的共计15个,涉及一般工业固废掺烧的共计11个。

市场端的变化,在光大环境这种大体量的企业身上反映更加明显。毕竟,光大环境目前已是环保产业排名第一位的公司,总资产超过千亿港币。

任何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乘以光大环境如此大的体量,都足以造成一场风暴。
3

从“投资驱动”到“运营拉动” 

事实上,对于市场端的巨变,光大环境早有预警。

早在2020年的时候,时任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总裁王天义就提出过“走出舒适区”的概念。

他表示,光大环境有5个舒适区,但随着市场变化,“我们在舒适区当中已经感觉到不舒适了”

为此,光大环境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处理好“两我”的关系:
短期来看,垃圾焚烧发电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光大也会继续保持原有的“大我”地位;但从长期来看,光大也要勇敢地进入“无废城市”、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新的领域,通过创新成就一个新的“大我”。

这个“两我”关系,其实就是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关系。

回过头来看,当时提出“走出舒适区”的判断,其实还是蛮准确的。虽然一时半会并没有表现出来,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市场终于从量变过渡到了质变。

如今,光大环境的董事会主席已然由王天义换成了黄海清,但公司还是基本延续了之前的转型思路。

公开信息显示,光大环境的转型思路主要有4个方面:

1、从“投资建造为主”到“运营服务为主”,优化收入结构
随着国家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未来十年,大部分环保设施都将面临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升级改造需求。

基于这样的判断,光大环境已经把战略重点由“投资驱动”转为“运营拉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光大环境运营服务收益、建造服务收益及财务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已经分别为44%、43%及13%,运营服务收益首次超过了建造服务收益

2、推进协同、轻资产等业务模式,创新业务空间
前面说过,今年上半年,垃圾焚烧企业都在“花式自救”,光大环境也不例外。

比如,他们积极拓展餐厨、厨余、污泥处置、垃圾分类与收转运、医废处置、供热、光伏发电等协同业务,以及资源再生利用、节能照明等轻资产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总共取得了14个新项目,除了7个传统的环保能源项目外,还有2个环境修复服务、1个垃圾分类服务、4个EPC项目以及2个委托运营项目。

在最新、最热的碳排放方面,光大也在布局碳捕集、碳核算、碳监测等业务。今年上半年,他们完成了百公斤级固态胺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生产研制。

3、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开拓海外市场
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国内市场饱和了,海外市场或许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光大环境已经布局了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市场,但都是单体项目,尚未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下一步,公司将以香港突破口,将国际业务延伸至东南亚、中东非地区

4、全面提升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环保企业普遍管理粗放,还存在不少优化的空间。

如今,市场放缓,正好是修炼内功的好时候。今年上半年,光大环境各业务板块、总部职能部门也以“降本增效”、“价值创造”为抓手,从战略、人力、招采、安环、风险、预算等核心价值链环节全方位提升管理。

例如,公司通过业务创新和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提升运营收益,拓展融资渠道。截至630日,已经手握现金港币147.13亿元,保持了很好的财务状况

光大环境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单体环保市场,虽然传统增量市场放缓是大趋势,但从精细化运营和高质量发展上来看,环保行业仍是朝阳行业,更有新兴业务一片蓝海。

事实上,光大环境的这4个转型方向,其实也是众多垃圾焚烧企业、环保企业共同的转型方向。

而光大环境转型的成败,对于众多中小环保企业来讲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来源 | 环保圈
作者 | 伏波望族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