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对话土壤污染的2018:机会与挑战并存

分类:行业热点 > 土壤修复    发布时间:2018年1月5日 16:50    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土壤,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创新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土十条”的一年。

根据“土十条”要求,2018年有几项重点工作要开展,包括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立法进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等。

研究者视角:我们怎么守住脚下的大地?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夏晖:加快构建国家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真正落地实施,守护土壤安全的三大方面。

2018年,在奠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两大制度基石基础上,重点是加快构建国家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打造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四梁八柱”,实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划、调查、监测、执法、信息管理、评估考核、追责问责等全过程制度化管理。

今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正式颁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将颁布实施;“两块地”环境风险管控标准预计颁布实施。

这一年将是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集中攻坚的关键一年。各地陆续开展农用地、在产企业用地、关闭搬迁企业用地的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行动,并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

2018年,国家将出台“土十条”评估考核文件,评估各地落实情况;对先行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评估;并加强调度,让试点项目发挥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作用。

践行者:如何努力?创新是重点

李保国1分钟前

绿色耕作为土地“加油”。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保国教授表示,2018年,他将把研究重心放在发展和创新我国北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绿色技术,主要研究绿色耕作技术如秸秆覆盖还田少耕免耕、轮作技术模式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空间种植优化模式。

黄锦楼1分钟前

信息化打破地域限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易修复生态平台创始人黄锦楼表示,当前土壤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中。黄锦楼介绍,易修复生态环保智慧共享社区线上平台(易修复2.0)将于上半年正式上线,形成以专家及专业人才为核心的学习、交流、互助智慧共享社区,实现土壤修复在线诊断、远程指导、协同作业。这将打破地域限制,以棕地云大数据及公众参与信息为核心,形成全覆盖智能信息系统平台。

巫燕飞1分钟前

帮助农民利用绿水青山致富


衢州市富平志愿者联盟发起人巫燕飞是社区支持农业CSA的践行者。2016年3月15日,她和其他5位志同道合者共同发起了富平(扶贫)志愿者行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采用CSA模式精准扶贫,帮助农民利用绿水青山致富。CSA模式使生产者有更多时间用在土地上,可以在精耕细作、水土保持和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花费更多精力,最终提高农产品质量,让土壤得到涵养。

目标明确,就要有的放矢,同德一心。

2018年,土壤污染将迎来更多成效和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